沿河:“村播带货”成为群众致富“新农具”

作者:杨洪 田烈 杨莎莎

本报讯(杨洪 田烈 杨莎莎)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村播带货成为拓宽当地农特产品销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网络达人变身乡村带货主播,为当地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打开便捷通道。

沙子街道赶集日,集市道路两旁农产品琳琅满目,当地群众把自家种的干豇豆、南瓜、红苕粉、板栗等摆摊销售。

在热闹的人群中,“乡村琴妹”村播团队正在以走播的方式带货,他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解说,一个负责拍摄,还有一个负责上链接。从街头到街尾,从这个摊位到下一个摊位,从干菜类到干果类,为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每个摊位上的山货,带大家了解黔东大地乌江岸边的生态农特产品。仅半个小时,便成交红薯粉10单、洋芋片5单、板栗3单等。

为了让原生态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该县结合贵州村播大行动,充分发挥县内网络主播的流量优势,积极组建村播团队,以村播带货的形式,将更多本地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助力沿货出山,促进群众增收。

在沿河不仅有走村直播带货,还有定点直播带货。在甘溪镇沙坝村,“乡村嫂子”团队采取固定直播的方式带货,附近四堡村、毛田社区的群众将自己种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送到指定地方,由团队进行直播售卖。四堡村75岁的村民冯胜葵以前背土特产赶集售卖,自从有了村播带货后,她的货不仅卖得好卖得快,而且还减少了赶集来回的成本。

“这次我卖的东西有芝麻、干豇豆、干菜、干四季豆,一共卖了221块钱。”老人脸上笑开了花。

据了解,“乡村嫂子”团队还有专门卖货店铺“黔沿优选”,主要销售至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地,真正让沿货出了山。2024年,该团队在夹石山羊村、甘溪白合村等村(社区),累计直播200多场,播出销量110万元。

“我们希望把山货卖到全国各地,增加村民收入。以前走街串巷带货,现在和村干部沟通,让村民统一将货物送到指定地点,我们帮忙销售。”“乡村嫂子”主播谭长婵说。

为让各村播带好货,该县及时挂牌成立村播孵化基地,吸纳10名网络主播为乡村农特产品代言。公益性常态化开展村播直播带货和主播培训等活动,提升各村播的带货能力,汇聚网络直播行业人士力量,为当地农特产品打通“直播带货”渠道,扩大区域农特产品知名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沿河还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以村播直播带货、乡村振兴为目标,聚焦人才、产业、品质、服务等方面,积极号召广大网络达人直播销售农特产品,使“村播直播带货”真正变成致富“新农具”,有效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

“我县在电商云仓建设、电商人才培训、产品追溯体系、快递物流奖补、品牌打造及推广应用上出台了一系列电商发展举措,助推黔(沿)货出山与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1-11月份,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7034.47万元。”沿河工业和商务局副局长冉茂万说。

截至目前,沿河在电子商务交易额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29.76万元。电商直播培训3期,培训314人次,培育了4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直播带货46场次,带货销售金额为593.27万元,电商网络零售额及直播带货零售额同比增速24%以上。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1-02 杨洪 田烈 杨莎莎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58382.html 1 沿河:“村播带货”成为群众致富“新农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