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一 线 擦 亮 “市 监 蓝”

——石阡县市场监管局花桥分局全力创建全国“五星”

作者:代忠国 白雪/文 陈超 孙伟/图

花桥分局开会部署新一年的市场监管工作。

花桥分局获贵州省首批“四星市场监管分局”称号。

群众给花桥分局送锦旗。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在检查商品。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正在接待群众。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商户规范经营。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为群众解读政策。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用手机查看“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商品。

花桥分局工作人员上门为残疾人办理证照。

市场监管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情系千家万户。石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花桥分局作为最前沿的执法一线分局,直接与广大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和个体工商户打交道,是市场监管的“前哨站”和“桥头堡”。

近年来,花桥分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肩负起新时代赋予市场监管部门的新使命,分局5名干部职工(女职工3名)尽情展担当,“巾帼红”在与群众零距离中擦亮了“市监蓝”。

坚守前沿 筑牢防线

花桥分局管辖花桥、石固、坪地场3个乡镇的3243户市场主体,这片区域总面积约386平方公里,共49个建制村。

面对繁重的监管任务,分局工作人员迎难而上,采取日常检查、联合督查、不定期抽查的工作方式走村串寨,穿梭在辖区大街小巷,用双脚丈量着每个角落,默默守护一方繁荣。

“一面锦旗、一袋包子……锦旗上写着‘秉公执法有温度、热忱服务暖民心’。”花桥分局收到一份神秘礼物,打开包裹,里面的东西很醒目。

经了解,是花桥镇早餐店负责人王姐为表谢意,悄悄地将包裹放在办公楼门口。原来,王姐公婆年老多病,丈夫精神异常,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作为顶梁柱的她依靠早餐店维持全家生计。不久前,因小孩生病早餐店疏于管理,餐具抽检不合格被立案处罚,小店面临关门压力。分局了解情况后“暖心”执法,帮助她在银行争取到了优惠贷款,同时指导规范经营,协助外卖服务,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妥善解决了她的实际生活困难。如今,王某的早餐店走出困境,经营红火。

“喂,局长,我马上要手术了,这星期还有一个投诉没来得及处理,是万佛村王大娘花1.5万元购买‘保健床垫’,商家存在夸大宣传,王大娘要退货被商家拒绝……”分局职工李果因突发疾病急需手术,术前想起这事,立马拨通了分局局长郑雯的电话,汇报情况。

接完电话,郑雯和还在哺乳期的工作人员赵跃立即奔赴现场,面对商家的不配合和种种刁难,她们积极发挥女性优势,耐心听诉求,轻声细语解答并调解,以专业的知识和诚恳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商家同意退货退款,王大娘的1.5万元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

贵州良友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年产干茶50余万公斤、产值1.1亿元的成绩被评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企业因原材料收购资金短缺,加之无抵押物导致融资困难,花桥分局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情况,经过多次与石阡县局和金融机构对接协调,最终探索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结合企业2件专利和54件商标出具了融资方案。2个月后,该公司获得了贵州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00万元的贷款支持,当年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0%。分局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优化了营商环境,深化了“贵人服务·一视铜仁·一诺阡金”品牌。

“暖心神秘包裹”“消费维权展巧力”“助企纾困渡难关”之类的故事在分局不时出现。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花桥分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加强“三品一特”安全等领域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2024年以来,花桥分局累计受理消费投诉举报68件,调解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开展上门服务市场主体1830次,助企解难1200余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市场监管的职责与担当,守护着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与时俱进 创新监管

“有了花桥分局线上线下的加持,我们不再担忧孩子的饮食安全了。”花桥小学李明洁妈妈发送的这条朋友圈内容,获得了大量点赞。

李明洁妈妈提及的“线上线下加持”,是指分局在花桥小学食堂推行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同时不定期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该举措是分局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的有力举措之一。

“有了智慧监管平台,员工穿戴不规范,违规操作行为都会被自动抓拍展示在平台上,监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市场中的潜在风险,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缓解因地域分布广、路途遥远等原因造成的监管缺失,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精细化。”郑雯说,目前辖区学校、养老院、大型餐饮店等机构42家都接入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远程监管。

每逢赶场日,分局工作人员均前往石固、坪地场集中办理业务,让商家足不出户即可方便快捷地办理证照和备案等相关事项,点对点解决群众难题、一对一精准入户解惑,让“等上门”服务变成“走上门”服务。不少残疾人的店铺存在诸多经营困难,分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办理证照,提供法律法规咨询,并帮助优化店铺布局和商品陈列,以实际行动带去温暖。

新模式、新方法一直贯穿在花桥分局的工作中。分局建立了乡、村两级网格协同管理机制,把辖区划分成17个监管网格,配备3个片区管理员,19个网格信息员,通过建立“互联网+”机制,变“人管”为“人网共管”,构建了“分局主管、乡镇统筹、村组共治”的工作新局面,打通市场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开展专项整治、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推行手机变“砝码”等创新举措,督促引导市场主体自律,不断维护并优化市场平稳、有序、安全,花桥分局一直在路上。目前,已开展专项整治45次,检查市场主体165家,各类抽检23批次,查处违法案件28件,发布“红黑榜”8期,张贴“手机变砝码标识”3000份,公布计量违法违规典型案例2期,有效净化了辖区市场环境。

示范引领 服务发展

坪地场素有“黄花菜之乡”的美誉,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但苦于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拓宽进度缓慢。

为发展壮大黄花菜产业,花桥分局多次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从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布局和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提供专业性指导和建议。

分局以全域标准化示范县创建为契机,积极推进黄花菜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制定发布了《干制黄花菜》地方标准,化解黄花菜无标难题。黄花菜取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称号,目前产业发展较好。

“如今,我们的黄花菜种植面积4800亩,8个村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1900余户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黄花菜产业正快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坪地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甘大胜说。

率先在石阡县市场监管系统开启“口述即办”窗口降低申请人办事成本,贵州省首推智慧化监管地、贵州省首批“四星市场监管分局”、石阡县“三八红旗集体”……花桥分局的创新实践与示范样本,不仅提升了辖区市场监管水平,还对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石阡县市场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两项工作被省政府表彰。其成功经验被广泛传播和借鉴,吸引了省内外市场监管局前来参观学习。

“在花桥分局的带动下,目前全县7个基层分局在软件、硬件上均明显变化,‘两化’建设有了质的提升,7个分局中6个分局获评全省‘四星市场监督分局’,星级创建数量位居贵州省第一,占全省1/8。石阡县同步推进机关和分局的两化建设工作也被铜仁市大力推广。”石阡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烨说。

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未来,石阡花桥分局一如既往围绕“一个市场、两个强国、三个监管、四大安全”,紧扣全域标准示范县创建,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实干步伐,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治理能力水平,向着创建全国五星市场监管分局的目标阔步迈进。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1-05 代忠国 白雪/文 陈超 孙伟/图 ——石阡县市场监管局花桥分局全力创建全国“五星”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58486.html 1 在 一 线 擦 亮 “市 监 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