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改 铜改)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地处梵净山西麓核心河谷地带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和先进的酿酒工艺,将白酒产业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突破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探索“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从一个园区到一个景区”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前端园区规划建设、中端培育自主品牌、后端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白酒产业开发提升改革试点见实效。2023年以来,新增颁发白酒生产许可证3家,白酒年产能1万吨,年产值6.6亿元。
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前端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布局。印江县委、县政府将白酒产业列为三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邀请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酿酒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出具《印江酱香型白酒酿造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印江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印江“十四五”白酒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印江促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以木黄白酒产业园为核心打造产业集群,其余乡镇(街道)特色发展,构建“1+N”白酒产业体系和品牌矩阵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全面整合资源。通过以奖代补、担保抵押、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升级改造、资金融通,帮助解决发展资金难题;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在生产要素配置上予以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尤其在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同时,通过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省级新动能基金、地方专项债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累计兑现政策奖补资金53.8万元、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2380万元用于支持白酒产业发展。2021年,组建国有控股木黄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公司收储土地83.6亩。完善配套设施。以木黄白酒产业园区为中心,规划用地134.76公顷,产城融合打造20亿元级“梵净酒谷”酱酒核心区,整合部门资源、资金、项目,全力推进园区水、电、路、燃气、环保、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完善园区仓储、物流、职工生活区、园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健全集生产研发设计、品牌运作、现代营销等产销一体化服务功能,实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2023年,白酒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建成日处理能力300立方的白酒园区污水处理厂。
完善标准体系,培育中端自主品牌。制定标准强品牌。充分利用梵净山知名度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传统酿酒工艺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积极申报“木黄窖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商标。以木黄酒业有限公司为引领,鼓励企业争创“中华老字号”、有机产品认证、省(市)长质量奖、专精特新、绿色工厂等称号,切实提升白酒品牌质量水平。实施贵州“木黄窖”酒产业发展产能提升和品牌培育建设项目获批东西部协作资金1900万元;制定“木黄窖酒”标准体系,举办贵州“木黄窖”酱香白酒品评发布会,全方位打造“木黄窖酒”品牌。稳定提升地方清香型白酒发展,做好“名酒”与“民酒”两篇文章。截至目前,已形成的“木黄窖”“木黄1934”等已远销河南、江苏、湖南、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份。注重生态强品牌。以木黄镇白酒产业园区为带动,依托木黄酒业、金麓酱酒等白酒骨干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建设高标准酒用粮种植基地,加强水资源、土壤等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种植要求,组织栽培、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30名专家对基地土壤环境、农药化肥、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等实行全过程、全覆盖、全领域监管,保障酒用粮品质优良。按照“藏粮于酒”思路,投资1.17亿元建设低温仓、粮食仓储物流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等仓储体系,确保酿酒原料生态储存。酒文融合强品牌。深度挖掘印江白酒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对印江白酒的发展历史、酿造技艺、封藏形式等进行调研考察,以文载道,以酒传情,切实讲好印江白酒故事。结合独具印江特色的酱酒文化、红色文化、书法文化、茶文化打造集文化、研学、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发展工业旅游,开发白酒旅游商品,促进酒旅融合发展。围绕木黄白酒核心产区,打造“白酒+生态旅游、酒文化活动体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科普研学”精品景点,展示“有故事的酒,有文化的酒”,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动白酒产业和文旅相互融合、同步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释放终端改革效益。创新招商做长链条。按照“一图三清单”,重点围绕白酒酿造、纸盒纸箱包装、酒瓶酒盖生产、酒业营销等方面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工艺技术先进、管理现代的企业,助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引进园区白酒企业、项目6个,总投资金额8亿元,产能6500吨以上/年。创新服务做强企业。严格生产管理,抢抓证照办理机遇期,2023年以来新获批白酒类食品生产许可证3张,对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产品溯源等进行规范,推进品质持续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金麓酱酒年产1000吨、木黄会师窖酒业年产2000吨以及木黄清酱酒业年产500吨白酒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在征地拆迁、土地报批、施工建设等审批、服务事项方面,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力做好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做好保障,确保引进一家、落地一家、投产一家。截至目前,全县有白酒企业175户(规上企业1户),年产能突破1万吨。创新模式做大市场。积极倡导推进品鉴体验、酒庄体验、旅游体验、封藏体验的全景体验式营销,大力推出创意定制、包装设计等附加服务,以品牌文化、知识传播培养忠实消费群体。采用“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支持木黄窖酒、金麓酱酒和坤伦窖酒等企业,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整合利用好县内外广告资源、宣传渠道、销售路径,支持印江白酒企业充分利用中国(贵州)国际白酒博览会、知名电商平台、抖音、微信等新媒体资源,针对核心市场、重点市场,组织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宣传推介印江白酒品牌。2024年,全县白酒产值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