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薛周雨)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街道米溪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促进产业增效益、群众增收益、农村增活力,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加强党支部建设,筑牢战斗堡垒。米溪村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等,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政策理论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年轻党员积极参与到惠民政策宣传、乡村治理等工作中,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积极参加村‘两委’工作,如合医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下一步,我会一如既往支持村‘两委’各项工作,齐心协力把我们村建设得越来越好。”米溪村村民田亚琴说。
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米溪村建立了“村社合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本村200余亩空心李基地进行提质增效改造。由合作社负责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药、肥料和技术指导,而村民与合作社共同管理经营,统一销售,合作社与农户按比例进行分红。
同时,村里入股20万元用于米溪精品水果园葡萄产业发展,投入的资金按照每年5%分红,村民不仅可以就近务工,村集体经济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壮大,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高”。
“近年来,米溪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夯实堡垒基础,常态化组织党员参与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效益,压紧压实责任,发挥基层党建在脱贫人口增收、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米溪村党支部书记吴文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