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秀云) 走进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全力以赴忙生产。“今年,我们预计在去年总产值基础上同比再增长20%左右。目标已定,我们正加大马力忙生产,向着新目标奋斗。”该公司总经理路杰说。
据了解,百思特于2017年6月落户大龙开发区,是一家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数码电池、电动工具电池等领域。
“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路杰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轮修生产线,保证每天有三条生产线正常生产,持续提高产能产值,向着新一年开门红努力。”
近年来,百思特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审时度势,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在现有的30亩厂区内投资5000万元,从年产6000吨锰酸锂扩大到年产2万吨锰酸锂,成功实现低消耗、高产能,成为目前开发区亩均产值最高的企业。这份成就不仅是企业良好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大龙开发区推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