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碧江

“四城”添彩 桃源揽胜

作者:覃信林 特约通讯员 龙春霞

流光溢彩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

九龙洞景区。

中南门非遗篝火晚会。

中南门非遗展演。

碧江龙舟赛现场。

“中国传统龙舟之乡”“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等称号……

在推窗见景、出门见绿、因水而兴的碧江,一江碧水穿城过。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视角,还是从生态文明视角,甚至是从城市景观视角,包裹了富有想象力的生活方式,承载了每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

细数家珍,在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碧江,孕育着勃勃生机,开创着经济增速快、脱贫攻坚成效实、城乡变化大、发展后劲足、政治生态好的发展局面。

碧江常住人口达48.66万人,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81%。在大力实施城市“东扩北跃”战略中,先后建成武陵大道、滨江大道、铜兴大道、睿力大道等“八纵十横”的城市主干道,杭瑞高速铜仁北、铜仁西、铜仁东等匝道建成通车,形成了“一环五射”高速路网,距离铜仁主城区仅半个小时车程的“铜仁·凤凰机场”,开通了以铜仁为起点,或在铜仁中转的国内、国际数十条航线。依托铜吉铁路、环城高速东线建设机遇,力争打通灯塔、铜兴、滑石3个互通等。航空、高铁、高速、通乡通村公路立体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大大缩短了碧江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吃住行游购娱 全方位构筑“沉浸式”游玩之城

抚慰忙碌的生活里每一颗需要被安抚的心,在碧江,无论任何原因抵达,哪怕仅仅是路过,所有疲惫、压力或者说是难以言说的心绪,似乎都可以解脱。

这里有众多独具特色的美食,如棉菜粑、社饭、油炸粑、锅巴粉、刨汤、糟辣鱼等等,数不胜数,简直是“味”力无法抵挡;因梵净山智慧马拉松赛道,沿线已聚集起精品农家乐、民宿、露营基地数10家,一个产业带雏形显现;因中国传统龙舟赛等大型赛事的举办,碧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因夜游锦江项目的拉动以及中秋诗会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留宿碧江的游客数量激增,拉动了食宿等消费经济。

依托乡村田园风光、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旅游资源,培育推出了“春踏青赏花、夏纳凉度假、秋采摘体验、冬览雪泡泉”全季节旅游精品线路。围绕重点节假日,常态化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内开展民族文化展示、红歌大联唱等文化展演活动,推出特色餐饮、小吃、烧烤、娱乐及休闲活动,阶段性推出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全面引爆了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夜间经济。在“船游锦江”中推出演艺、美食体验等业态,在民族风情园、大明边城、红董农旅小镇等旅游景区景点开展音乐节、篝火晚会等活动,先后举行了“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潮玩美食季”“红董星空草坪露营”“大明边城篝火晚会”“百花渡采花体验”等活动,全面激发了旅游市场,促进了旅游消费。每年围绕“一乡一特色一品牌”开展瓦屋油菜花观光月、云场坪樱花节、漾头“龙抬头·到漾头”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

寻景点找亮点 “珍珠项链”串联起全域旅游之城

锦江径流超过150公里,蜿蜒横贯一座城市,江宽过百米,多年断面平均流量112立方米每秒的大体量河流,却能常年稳达Ⅱ类水质标准,这是众多介绍锦江的词段中,最让人动容的一段,沿江大小支流和锦江河流域宛如一条“项链”穿插整个碧江。

以锦江为线,从中心城区三江公园,溯流而上到坝黄镇,辐射沿途村寨20多个,顺流而下直到漾头镇,辐射带动瓦屋乡和云场坪镇等等,串起数十公里的高品质景区景点,推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大明边城、百花渡、九龙洞等景区一体化联动发展,沿途步步是景,帧帧皆画。

以推进锦江旅游带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为工作重点,合理布局锦江上中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锦江上游以农业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中游以水上竞技+水上娱乐+夜间消费,下游以观光游览+温泉康养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有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国家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全国传统村落6个、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省级精品客栈2家、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个、省(市、区)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1个。

在对锦江两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提级融合后,顺势推出“漫步锦江”“夜游梦幻锦江”特色旅游产品,全力延展锦江游休闲、娱乐、游览的时空景深。

搭台子塑牌子 中南门不夜城不断刷新活力之城

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中心城区,三面环江,是铜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占地3.6万多平方米,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有明清建筑103栋、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道11个、码头1个,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一城故事,满城风华。

主要以茶文化、府城文化、市井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及科普文化六大文化体验为特色,由梵净茶苑、书院文庙等七个组团组成。2021年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复原修缮对游客开放,2022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精心设计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不断发挥中南门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品牌引领作用,推出户外露营+民宿客栈、主题餐饮+露天音乐会、文创购物+非遗体验、研学旅游+非遗体验+农事体验等新产品,升级打造非遗苗绣、抹茶、山茶油等地方特色产品。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活动氛围,持续推动文旅消费市场火起来、旺起来,策划周末欢乐跑、趣味水上桨板赛、周末龙舟挑战赛、皮划艇冲浪、水上音乐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产品吸引力。

坚持“文体搭台、旅游唱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据第三方统计反馈,2024年1-10月,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114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3%和16.49%。

做活动办赛事 打造家门口“诗与远方”乐活之城

文化是灵魂、体育是支撑、旅游是载体,文体旅融合发展风帆正劲。乘着赛事东风,碧江区继续打好惠民举措“组合拳”,通过举办中国传统龙舟赛、公开水域游泳赛、梵净山马拉松大赛等大型活动,持续加大品牌宣推力度。

与此同时,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铜仁马拉松智慧赛道入选全国典型智慧健身步道,九龙洞温泉等一批旅游景点提质升级;持续举办龙舟赛事、瓦屋油菜花节、路腊樱花节等活动,配合市级举办了马拉松赛、自行车赛、围棋赛等赛事。更让人欣喜的是,碧江区先后获评“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等称号,碧江龙舟赛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傩神闹灯》节目在爱尔兰巡演并获好评,许韵兰公共阅读空间入选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案例,碧江区图书馆获评全国县级以上二级公共图书馆。

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激活旅游消费市场。组织开展新春年货节、美食节、汽车博览会、马拉松农产品展示展销等系列促销活动,累计带动文旅消费1.1亿元。加大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和景区招商力度,中南门、大明边城商家入驻率均达90%以上,目前全区共有旅行社54家、星级旅游饭店12家、户外露营基地8家、研学机构7家,年内拟培育上规入统企业4家。新增“隋唐街青年市集”“江宗门夜间集市”,夜间经济呈现品质化、层次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达人“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通过制作宣推短视频、网络直播,持续在抖音、微信、携程、飞猪等OTA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持续加大品牌影响力。与四川、重庆、湖南等周边旅游市场开展联动,不断扩大朋友圈。赴长沙、重庆、东莞等地开展招商和宣传推介活动,与广东、重庆、湖南、湖北等多家旅游同行签订资源互推协议。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主题活动、不同客群需求设计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及线路产品,如:针对油菜花节、樱花节推出赏花游,针对暑期旺季旅游推出避暑游,针对冬季旅游推出“温泉+”系列旅游线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提升人气,如:全区所有星级酒店及部分非星级酒店以挂牌价5折的优惠力度对外经营、区内所有景区全部免首道门票、近3000个公共停车位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在持续宣传和引客入铜政策的刺激下,各旅游景区各宾馆酒店游览量以及入住率持续攀升。

2024年6月10日,“大地流彩·龙腾锦江”2024年中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碧江)举行,得到中央、省、市媒体广泛关注及24个国际传播平台关注报道,以赛为媒吸引省内外25万余名观众现场观赛。铜仁碧江龙舟赛在端午前后火爆“出圈”,成为了继“村BA”“村超”之后的又一大贵州文体产品。同年9月8日,2024年“7·16”公开水域游泳赛(贵州·铜仁·碧江)在碧江区三江公园水域举行,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9支游泳队伍、531名运动员齐聚碧江,共同畅游美丽的锦江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每年常态化开展碧江区“体彩·联谊杯”足球赛、铜仁市花果山“联谊杯”篮球赛、碧江区教职工篮球赛和碧江区校园足球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旅游消费。

如果不是“马迷”,很难想象得到,中国首条具备承办中国田协A2类马拉松赛事条件的全封闭式智慧马拉松赛道,竟然在碧江。将大数据技术全程即时应用的梵净山智慧马拉松赛道,上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下连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全长43.742公里的赛道全程顺着锦江河蜿蜒,跑在橘红色的跑道上,碧水相随,妥妥的“踏浪前行”既视感。

如今,围绕碧江的赛事还在持续扩容中,以“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全国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铜仁·碧江站)”“贵州铜仁·梵净山马拉松赛”“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铜仁站)暨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中秋诗会”等大型品牌赛事成为支柱,全区体旅融合体系基本形成。

回首展望,风雨拼搏结硕果,风劲潮涌再扬帆。

站在新的起点,历史与未来交融,碧江依旧活力四射,并将一直逐梦前行。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2-05 覃信林 特约通讯员 龙春霞 解码碧江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59599.html 1 “四城”添彩 桃源揽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