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旭) 近年来,官和乡党委按照“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建”这个根本,突出“带”这个关键,不断凝聚“群团”共识、汇聚“群团”力量,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持续激发党建带群建工作活力。
聚焦党建引领,构筑党群“同心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群团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重点内容,建立党建带群建工作责任制度,明确由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群团组织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其他班子成员根据联系包保村(社区)安排,带头落实党建带群建领导责任,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带群建第一责任人,“工青妇”群团组织负责同志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高质高效”的党建带群建工作格局,切实发挥群团组织职能作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汇聚多元力量。目前,全乡党政领导班子到村(社区)指导党建带群建工作20余次,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作用日益凸显。
聚焦组织建设,编织党群“联动网”。积极推动“工青妇”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办公场地,打造完善“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并依托各村(社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积极组织青年职工和妇女同胞开展宣传宣讲和学习教育等,实现活动阵地共建共享。同时,全面加强群团组织队伍建设,通过摸底排查,精准掌握辖区内青年、妇女底数,坚持把一批思想好、能力强、有潜力的青年、妇女吸收入党,把“愿干事、敢担当”的优秀党员安排到群团组织工作,切实搭建起党群人才通道,织密党群“联动网”。截至目前,全乡共建立“职工之家”1个、“青年之家”5个、“妇女之家”5个;从团员中推优入党2人。
聚焦作用发挥,擦亮党群“服务窗”。坚持以行动强共治,以服务带群团,不断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员+志愿者”融合服务新模式,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由党组织牵头,带领群团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群团组织就跟进到哪里”。2024年以来,组织全乡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走访留守未成年人70余人次,发放儿童、妇女衣服40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1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3场;依托官寨社区党员活动室开展“周末课堂”2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