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任健荣 刘春琴 吴迪 陆文 曾婧) 微雨众卉新,春耕无闲时。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是农民春耕劳作的身影,农技人员及时进村入户,提供农技服务,助力产业发展。
缠溪镇聚焦特色产业布局,各村生产现场亮点纷呈。下铺子村辣椒育苗基地,村民们正忙着给苗床底部洒水;两路口村、群峰村“双高”红薯育苗基地,村民们正忙着犁地筹备工作;冷水溪村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基地,农技员正蹲在菌棒旁查看羊肚菌的出菇状况,避免错过最佳的采摘时期;湄坨村国茶园,茶农们正忙着新植茶树,同步对越冬茶树实施定型修剪;方家岭村黄桃种植基地,果树整形修枝与土壤改良同步实施;梨坪村、周家湾村等山桐子种植基地,村民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正按照技术规范挖穴定植山桐子苗木……全镇产业格局全面激活,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春耕奋进曲”。该镇建立“专家+农技员+土专家”三级服务体系,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开展“点对点式”分类技术指导和培训。
天堂镇茶元村“双高”红薯基地,村民们熟练地忙着平整苗床、起厢、运薯、摆薯、消毒、覆土、盖膜等育苗工作,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在沙坝村、九龙村山桐子种植基地,农技人员耐心为大家指导山桐子种植坑洞的大小、形状、窝距标准;在大院村抹茶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对越冬茶树进行除草修剪和管护;在开兴村、中尧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正在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避免错过最佳的采摘时期;在天堂村、大院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户忙着栽种中药材白术,挖坑、放苗、压实、封土,一气呵成。
板溪镇小毛村“双高”红薯育苗基地,村民们翻整土地、运种摆种,一个个繁忙的身影点缀在片片田土间。目前,育苗点大部分农田已完成摆放覆膜,为接下来的红薯种植做足充分准备;在沙坡村“花果红”茶叶基地,茶农们正忙着新植茶树,同时对越冬茶树进行除草修剪和管护;在文武村、勤丰村等山桐子种植基地,村民们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正按照种植标准规范挖穴定植山桐子苗木……板溪镇干群同心、齐心协力,全力打好农业生产开年“第一仗”。
杨柳镇党政主要领导领办4个镇级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生产示范点,着力构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班子成员分片抓、各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县镇两级农技专家和本地乡土人才的技术优势,及时组建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和镇村两级“土专家”“田秀才”为成员的农业技术服务队,定期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春耕生产全过程技术指导服务,免费发放农业生产技术资料,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