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聪训) 3月25日,铜仁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黔龙社区,开展该协会2025年度首次“精品果园建设促农村产业经济提质增效”专题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专家组走进精品水果种植基地,仔细观察花蕊形态,对定植间距、枝桠修剪等细节展开现场“手把手”示范教学。“疏花疏果要像绣娘穿针,既要保证产量红线,更要守住品质底线。”果树专家用指尖精准摘除发育不良的花序。
在太秋甜柿种植区,由该协会去年帮扶支持的200余株一年龄幼苗和今年新栽种的30余亩长势喜人。专家从根系覆土到滴灌设置,逐项给出精细建议。“柿园建设要践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水肥一体化系统必须与生态种植相融合。”
在白山溪立体生态种养示范区,专家组创新提出“禽鱼共生”新模式。“东岸养鸭鹅,西塘育生态鱼,中间设隔离带,既能形成天然食物链,又可避免交叉污染。”
专家组点赞利用天然洞穴做猪圈,林下放牧吃百草药,晚上喂一餐熟饲料的江口萝卜猪发展模式。“江口萝卜猪已经名声在外,市场前景好。”
据了解,铜仁市老科协将黔龙社区杨冲伍、杨冲权两户家庭农场培育发展为“精品果园帮扶基地”,该协会的老专家们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