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词的中篇小说《开屏》,讲述了主人公秦玉朵得知母亲摔伤后,将母亲接到城里照顾,可与婆家乃至丈夫的关系不和,从而产生矛盾,随着矛盾的演变,最后导致婚姻彻底破裂的故事。这篇小说读来之所以很精彩,在于矛盾冲突贯穿全篇。
小说开场一句“朵,你妈摔了。”打破了平静,接下来就直接点出人物矛盾:忙工作与照顾母亲。主人公秦玉朵立马陷入困境。这还不算完,宋小词并非把故事写得这样简单,她接着就抛出第二个矛盾:秦玉朵与婆家乃至丈夫的关系都不好,若接母亲到城里,肯定不受待见。可不把母亲接来也不行,当着父老乡亲的面,不照顾母亲那是不孝。如此一开头,就能意识到主人公面临艰难的处境,自然让读者为主人公担忧,她将怎么办?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把读者胃口吊起来,接着往下看。
沿着这个矛盾,情节继续发展,矛盾也逐一展开,继续演变,给人一种危机在涌动,随时会爆炸之感。
秦玉朵把母亲带回城里的头一晚,作者设置巧妙,仅安排丈夫准备两桶泡面,就展现了夫妻间的纠葛。其后,作者又通过一些小事,有意无意地写丈夫对母亲的怠慢,以及忙工作与照顾母亲之间的焦急状况,矛盾聚焦到主人公工作上,遭受同事排挤,薪资问题等难处,通过写这些事情,一步步将秦玉朵往绝境处逼。秦玉朵此刻若直接爆发,故事不仅会失去张力,人物也会缺乏力量感。于是,作者并不着急点燃导火索,她还要让矛盾继续堆积,上升,让爆炸震耳欲聋。我认为,这里必须要合理,否则容易让读者不满,从而提出质疑:她为什么还不爆发?宋小词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东西能牵制主人公,让她还不能爆发,经济状况就是压在秦玉朵头上一块巨石,让她无法动弹。其实,这一因素,作者在前文就设置了伏笔,如,在包车这件事上就能体现秦玉朵的经济窘境。为此,作者安排了一个叫白雅的人物,正是她的那番话让秦玉朵彻底清楚了自己所处的不利处境。我认为,作者设置白雅这个人物的作用就在于此。
故事发展到中后期,婚姻、工作、母亲,都压在了秦玉朵的头上,而她也通过朋友的话认清了现状后,她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解决问题。秦玉朵解决问题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换单位,让经济稳定起来,她才会有底气离开。她开始有意讨好丈夫,妥协领导。在这过程中,秦玉朵内心的矛盾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愿自己如此下贱卑微如妓女,现实又让她不得不妥协。秦玉朵的努力看见了效果,即将达到换工作的目标(如果主人公的努力不见效果的话,即会让读者疲劳,故事也很难有进展)。这时,故事转折了,领导郑勇竟然把事情告诉了丈夫。秦玉朵咬牙切齿,完全想不到领导会出卖自己。故事就此迎来高潮,暗流涌动的危机终于被点燃,矛盾爆发。整个高潮场面,作者写得很仔细,例如母亲撞见女儿的狼狈时的反应:“两条腿筛糠般抖动”“胸部一颤一颤的”,而且多用动词,“抓住南翔的衣领”“铲了他两个耳光”“把秦玉朵从地上扶起来”“扑在妈妈怀里痛哭”一气呵成,造就精彩场面。
人被逼到绝境,爆发就有了合理性,秦玉朵拿起刀捅了领导,痛快复仇,秦玉朵通过母亲的话也想通,不管有钱没钱,选择了离婚,矛盾结束,小说也收了场。结局后,秦玉朵的人生会怎么样?她捅了领导,必定失去工作,或许还会遭受牢狱之灾;秦玉朵选择离婚,只能分到一点财产,在这样的城市她要如何存活?作者留下了一个可思考的结局,让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这样很好。
《开屏》这篇小说,作者把矛盾层层堆积,加重。主人公找办法解决,眼看问题快要解决了,又立马发生转折,爆发新的矛盾,这样不断将矛盾推向高潮,直到最后解决完矛盾,故事才落下帷幕。可以看到,矛盾冲突在小说结束之前没有断过。由此可见,让矛盾一层层堆积,故事才能持续精彩。让主人公备受折磨,内心煎熬,从而形成张力,叙述才更有力量感。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说,秦玉朵这个人物是生动,鲜活,充满力量感的。她拿起刀子,捅向领导郑勇的同时,也捅死了努力已久的工作,她拿笔写下离婚协议书,也有可能斩断未来的生活,但是她再也不惧怕了,她要完成转变,人物的弧光也就形成了。秦玉朵的反抗让我想起《玩偶之家》里的娜拉,她们同样勇于反抗现实,从悲剧的婚姻里走出来,不管未来如何,坚强去面对。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秦玉朵这个人物写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人格价值。除此之外,作者不是简单地刻画人物,而是深刻揭示人的复杂多面性:第一,体现了人的双面性,比如,秦玉朵看着母亲渐老的面容,内心感到心疼,内疚自己陪伴母亲太少,当工作与母亲太难兼顾时,她竟又想,要是母亲直接就死那该多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就很真实。再比如,丈夫南翔,通过种种细节:加的好友北飞,夜不归宿。不妨做个大胆的推测,他是否也同样出轨,背叛妻子?然而,当得知妻子与领导之事时,气急败坏,表现出无比痛恨,似乎自己就清白一身一样。第二,写出了人的欲望,秦玉朵出生卑微,而物质欲望又太强,过于虚荣,看不清自己定位,嫁给不对门的家庭,生长环境不同,必然出现矛盾,秦玉朵的婚姻已失去爱,但她仍然想得更多,为此就要忍受别人乃至自己内心的折磨。第三,写出了人的冷漠与算计,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同事之间,再或如秦玉朵的婆婆,都是很好的例证。小说也能读出作者对人内心的洞察。她写小人物的挣扎,能看到她对人物的同情与悲悯的心态,秦玉朵为生存而如此艰难的奋斗,读起来不禁就让人感到辛酸,这样的笔有温度,也触动人。另外,作者用对比的方式突出了阶层矛盾,如,婆婆得知秦玉朵是农村人而表现的高傲感,他们家随便买东西都是几万,而农村人为三千块钱的包车费会惊讶不已等。这个矛盾是时代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篇小说里也得以体现。
语言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点,简洁的语言读起来好像在吃跳跳糖,一粒粒在嘴里炸开,糖味冲击着味蕾。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使小说画面感很强,当写到秦玉朵母亲的面容时,我脑海里甚至能浮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女人面孔。对于场景的描写,也是入情入境。读到秦玉朵得知领导出卖自己时,那种咬牙切齿的心理活动,诧异又愤恨,揪着读者的内心。
总的来说,整篇小说写世间的人情冷暖,贴近生活,语言真诚,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