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元旭) 近年来,万山区大力实施耕地轮作,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眼下,在万山区鱼塘乡大龙村393亩高标准农田里,油菜花竞相绽放,大块大块的油菜花田连绵成片,置身齐胸高的油菜花中,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与远处的村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鱼塘乡大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聂胜勇告诉记者,大龙村393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在去年建成之后,便通过村集体统一流转的形式,依托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油菜机械化种植,从机耕机播到后期移栽管护,累计带动村民增收3万余元。“目前我们油菜预计亩产150余公斤,预计能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4月份油菜采收之后,我们会继续利用好高标准农田开展水稻种植,做好稻油轮作,确保粮食安全。”鱼塘乡大龙村党支部书记聂胜勇说道。
同样,在万山区大坪乡黄花村,油菜花也进入了盛花期,梯田式农田高低起伏,金黄里还透着几分诗意。黄花村党支部副书记正和村民一起查看油菜长势情况。“我们村今年发展油菜800亩,花正开得鲜艳,这个株状长得粗,预估亩产350斤左右,今年应该是个好收成。”大坪乡黄花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光清告诉记者。
此前,大坪乡黄花村800亩地全部用于种植太子参,太子参种植一年产值达500余万元,今年轮换种植油菜,不仅让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让老百姓增收的同时,也给村里提供了更大的收益。
据悉,2025年万山区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累计种植油菜4.49万亩,总产值可达4700余万元,油菜种植不仅成为万山一道靓丽风景线,也俨然成为了产业增收的一条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