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丽君)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深化“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党组织统筹、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将党的政策“送上门”“传到心”,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搭平台”,创新形式强覆盖。各村(居)立足群众需求,打破传统会议模式,探索“1+N”党群联动机制。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召开政策宣讲会,系统传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最新文件精神。针对农忙时节、老年群体出行不便等问题,党员先锋队主动下沉,借助茶余饭后,以“坝坝会”“院落会”等形式,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坝开展流动宣讲。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
党员带头“当先锋”,政策宣讲接地气。各村(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老党员担任宣讲主力。通过“理论+案例”“政策+方言”的方式,将文件语言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土话”“实话”。在耕地地力保护政策宣讲中,党员结合本村土地复垦实例,用“一碗饭离不开一块田”的比喻,让群众深刻理解政策意义。在惠农补贴解读环节,党员现场发放“政策明白卡”,手把手指导申报流程。群众纷纷点赞:“这样的会开得明白,党员讲得清楚!”
党群联动“解难题”,服务群众见实效。群众会不仅是政策宣传的窗口,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平台。在“坝坝会”现场,各村(居)设置“党员接访岗”,现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针对道路修缮、照明设施维护等急难问题,当场明确责任党员和解决时限;针对杉林村国道旁山体垮塌影响车辆行人通行的问题,杉林村及时对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对接协调,一周时间完成了堡坎修缮、砂石清运,及时恢复了道路通行。通过“宣讲+解题”模式,板溪镇各村(居)将政策宣传与为民办事相结合,实现了“会上听民声、会后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