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引领 稳基础 出实招

我市创文见行见效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舒红

近年来,我市以“四整治、四提升”为引领,统筹碧江区、万山区等多个区域的创文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多个区域新建人行天桥、海绵城市道路,打造山体公园和小微公园。无障碍设施、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持续优化,“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稳步推进,停车、充电、如厕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共交通服务提档升级,新能源车辆占比大幅提升。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成效显著。

“创建文明城市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环境变好了,心情也舒畅。”“社区搞的这些活动,让大家都更愿意为创文出份力。”漫步在万山区丹都街道龙生社区,居民们对创文成果赞不绝口。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万山区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以“四整治、四提升”为有力抓手,开展系列创文行动,在2024年度“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测评中荣获省级通报表扬。

龙生社区通过小喇叭、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让群众知道什么是文明城市,为什么创建文明城市,如何创建文明城市。通过爱心积分超市、小手拉大手,鼓励引导群众参与创文。通过彩虹桥、七彩服务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优势,有效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创文工作。开展“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活动,进行最美楼栋评选,每月对文明楼栋发放流动红旗,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创文的积极性。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社区居民创文热情高涨,宣传发动工作成效显著。

在“四整治、四提升”行动的推进过程中,万山区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展开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行动,为居民打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补齐短板、夯实创建基础。新建10座人行天桥,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免费开放停车场和公厕。建成多个充电站,新增大量公共停车泊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新增及更新大量新能源客运车辆。建成铜仁市图书馆中南门分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多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回收驿站等。整合资金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解决“脏乱差”问题。

龙生社区居民童先生感慨:“现在社区里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创文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碧江区在创文工作中,围绕“四整治、四提升”行动,持续发力,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整治工作方面,聚焦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和占道经营问题,下足功夫。通过加大清扫保洁力度,消除卫生死角,提升城市清洁度;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规范车辆停放和通行,确保道路畅通;清理违规户外广告,净化城市空间;整治占道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在提升行动中,碧江区积极推进城市绿化提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完善配套设施,保障食品安全;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碧江区对标先进,加大投入,补齐短板,为创文工作筑牢根基。

我市将持续深入开展“四整治、四提升”行动,不断巩固和扩大创文成果,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目标迈进。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03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舒红 强引领 稳基础 出实招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1655.html 1 我市创文见行见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