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灯、拉二胡、练书法、旗袍走秀……在思南县老年大学,老年学员们或翩翩起舞,或放声高歌、或笔走龙蛇。在这里,学员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台,他们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享受美好的老年时光。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做大老年教育消费产业,不仅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万千家庭和谐幸福、社会文明进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各级老年大学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市老年教育普及发展全面推进,教学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思想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阵地升级全覆盖 老年教育提质效
市老年大学办学阵地不断完善。去年10月,市老年大学新校区中庭花园、门球场、篮球场全面竣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跻身全省前列。
县级老年大学实现扩容提质。各区县党委、政府持续加强老年教育支持保障,江口、印江、思南相继完成了县级老年大学校舍改扩建,松桃正在积极整合总工会职工之家建设项目改善县老年大学办学条件,碧江、万山、玉屏、沿河有效整合涉老部门阵地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石阡、德江对县老年大学进行了维修改造并添置了相关教学设施设备,办学阵地和办学条件持续改善。2024年,全市县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品质稳步提升,累计新增在校学员6515人次,老年教育参与率持续攀升。
基层老年教育全面巩固提升。全市深入实施《贵州省基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全面推进基层老年教育普及发展和巩固提升,持续扩大基层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完善老年教育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1842所,拥有学员10.07万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新增基层老年学校944所、完成基层老年学校规范化建设1548所,全市基层老年学校教育教学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游学养教齐推进 智慧融合展新姿
老年游学呈现新亮点。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坚持把老年游学纳入年度教学计划,积极探索“游、学、赛、乐”相结合的老年游学新模式,2024年,累计组织开展游学活动189场次,参与游学学员9925人次,老年游学已逐步成为撬动银发经济新杠杆。
养教融合再迈新步伐。全市各地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挂牌成立了全市首个民办养老机构教学点(市老年大学幸福里长照之家教学点),结合住养老年人实际需求开设了唱歌、手工制作等课程,有效丰富住养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老年教育的责任与担当。碧江、松桃、玉屏、思南等县级老年大学先后在养老机构中建立了老年大学分校或教学点,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智慧助老取得新成效。一方面,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完成了新教学楼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并正常投入使用,启动了学校录音棚建设项目,实现了网上报名和在线缴费,校园智慧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坚持把数字智能技术运用作为重要课程,因地制宜开设了手机视频剪辑、手机摄影等智慧助老课程,持续推动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共享现代科技成果成效良好。
文化引领新风尚 老年校园“夕阳美”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各级老年大学积极搭建校园文化交流平台,先后举办了“龙腾盛世·璀璨铜仁”新春灯会夕阳红专场文艺演出和“礼赞新时代·银发展风采”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举办了首届校园趣味运动会、学员书法比赛等赛事,全面完成了新教学楼文化氛围营造,让广大老年学员置身温馨和美的校园环境之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身心更加愉悦。
教学管理更加贴心。坚持把办“让党放心、让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作为奋斗目标,主动对接铜仁开放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市老年大学与铜仁幼儿师专、铜仁职院深度交流合作,累计向市内高职院校选聘专业教师12名,高质量教学更有保障。坚持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新开设了彩妆、手鼓、手杖操等11个专业,开办了葫芦丝、电钢琴、普通话等专业基础班和提高班,教育教学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老年人学习需求。碧江区老年大学创新探索“银教”融合新模式,在全市建立首个金融机构教学点,开设了金融防诈、财富管理等特色课程,进一步满足了新时代老年人学习需求。
服务发展更加有为。积极组建银龄志愿服务队,2024年开展文艺宣传、卫生整治、政策宣讲、爱心捐赠等活动124场次、4156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学员成就感和自豪感,使老年学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中绽放“银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