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一辆满载着近2000只马冈鹅的货车,历经长途跋涉,从广东出发,跨越了1000公里的距离,最终抵达了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批马冈鹅的到来,为这片土地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梵净山西麓的印江更是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让马冈鹅入驻。
这批马冈鹅,将在印江峨岭街道黔西村的养殖基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棚养。这处养殖基地,现建有7个大棚,每个大棚可容纳2000余只鹅,预计今年将出栏15万只马冈鹅。
“养殖时间精控在三个月左右,这时鹅刚好达到壮年,肉质口感鲜嫩、营养价值最高。”李浩志,一个因鹅而来到梵净山下安家的广东人,他说,三个月的鹅重量刚好达到10斤左右,最好出售。
在养殖过程中,马冈鹅的饮食也得精心的安排。前期,主要以调配精饲料为食,每天定点定量投喂,确保鹅只能够健康快速地成长。到了后期,饲料会逐渐被米和稻所替代,这样的喂养方式能让鹅的肉质更加鲜美,还能让鹅的羽毛更加光亮,为后续的屠宰加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棚网养殖不仅防止了鹅产生的排泄物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和化学反应,更避免了鹅长期生长在潮湿环境中可能导致的表皮颜色变深问题。”李浩志说,这样一来,屠宰后的鹅肉在烹饪时,能够呈现出更加诱人的色泽,大大提高了烧鹅的品质。
马冈鹅在印江的养殖,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屠宰基地建设在甲山村的活禽交易市场,这里配备了先进的屠宰设备和严格的卫生标准,确保鹅在屠宰过程中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屠宰后的鹅一部分供应本地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大部分则直接供应给大湾区市场,做成受欢迎的烧鹅美食。
印江养殖的马冈鹅,在返乡创业人士冉茂鹏带领下,已经在广东江门、深圳等地做成了鹏一烧鹅品牌店,且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260余家连锁店铺。这些店铺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美味的烧鹅美食,更成为了印江马冈鹅养殖产业的重要销售渠道。
“下一步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除了养殖场地进行现代化改造外,养殖方式也将向庭院经济小规模、分散养殖转变。”冉茂鹏说,这种养殖方式,充分利用农村庭院空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而养殖的鹅苗,也将在印江实现自主繁殖孵化,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目前,鹏一烧鹅品牌已成功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客商接洽,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可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东西部协作大背景下,这项两地携手共育的产业正展翅高飞。广东的资金、技术、市场资源与贵州的自然环境、劳动力优势结合,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