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

加装“千里眼” 掌中种良田

作者:田林 邹雪庆 特约记者 王东 文/图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场由科技引领的山地农业机械化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北斗监测终端这个“千里眼”,被广泛地安装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上,对提升该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铁牛耕地”到“智牛云耕”正加速改变当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印江江陵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眼下停机台上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农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刚从春耕一线陆续返回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它们的驾驶室内,被加装上了一个小巧的北斗监测终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设备,却成了合作社管理员帅兴邦眼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帅兴邦说:“自从有了这个监测终端,我们对机手外出的作业质量、作业面积都能实现精准的服务跟踪。这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管理效率,也让我们能更好地服务农户,确保每一块田地都能得到科学、高效的耕作。”

北斗监测终端的引入,不仅让江陵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也让机手们的作业行为得到了规范。有了北斗监测终端的“火眼金睛”,机手们的作业行为被全程记录,任何细微的偏差都能被准确捕捉。这不仅保障了作业质量,也提高了农户对农机服务的满意度。

今年,该县农机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北斗监测终端的安装工作,目前已有41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完成了安装。这一举措不仅让农机作业变得更加透明、可追溯,也为兑现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有了北斗监测终端的数据支撑,我们对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监管就能更加精准。”农机中心主任任斌说。

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的新路径,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而在这场变革中,农机合作社作为连接农户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桥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14 田林 邹雪庆 特约记者 王东 文/图 印江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058.html 1 加装“千里眼” 掌中种良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