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江县煎茶镇依托“良机良策”,发挥“坝区+良机”优势,在川岩、松溪、滚坪等地推行机械化耕作,实现了“效益提升、成本下降”。
“旋耕时候要注意深度,土层要翻耕均匀,这样才能确保作物根系良好发育。”煎茶镇川岩村农业机耕服务专业合作社法人王正权在田间一边操作着旋耕机,一边向村民们讲解机械化耕作的技术要点。煎茶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5个,其中川岩村农业机耕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4月,从最初的4台中型拖拉机和几台小型农机具,农机原值不到40万元,到目前拥有各类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性能高效的大中型农机具60台(套),涉及机耕、机收、抗旱、加工等领域的农机具,农机原值达到260万元。十年深耕、创新突破,该合作社发展成为了“省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
川岩农机合作社的壮大,离不开安全保障、温情服务以及政策扶持。自2015年成立以来,合作社始终以粮食安全为己任,严格推行“持证上岗+安全培训”,连续10年保持“零事故”纪录。他们不仅用农机“武装”土地,更用温情服务群众,对困难家庭减免作业费,为“三类人员”提供帮扶,群众满意度较高。“我们合作社大型机耕日作业量达10亩,成本仅800元,较传统牛耕效率提升10倍,成本下降60%。”王正权介绍道,去年我们机耕4000余亩,盈利超30万元,得益于自身努力发展的同时,政府的政策扶持更是不可或缺。政府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种植大户每耕1亩补助50元,小户补助55元,进一步激发了农户采用机械化耕作的积极性,达到了“机械换人、节本增效”助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效果。
“去年煎茶镇打造了粮食示范点12个,超4000亩良田种植,向各村和农机合作社发放农机具10套,共培育了农业技术人员39人。”煎茶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许军说。农机不仅在示范点打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撂荒地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镇复垦撂荒地218亩,已全部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且实现了丰收。
从“靠天吃饭”到“向科技要粮”,煎茶镇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沃土上,耕出了广阔的丰收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