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思州府志》

作者:张彪

《思州府志》载思州府舆图

《思州府志》郑逢元传(局部)

《思州府志》陆世楷赋(局部)

思州古城风光

小兵贪杯误大事

《思州府志》第七卷《事变志》载:(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洞苗攻陷郡城,知府李允简死之。

话说历史上民变攻城夺池、斩关杀将之事不可胜数,本不足为奇。然而紧接其后的记载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苗方出寇,参将石邦宪令二卒星驰报。次日午后,二卒酗酒于城外,未及报,而苗已入城,无军防守,众犹不知。知府李允简被执,投崖而死,掳掠人畜不可胜纪。”

也即是说,防区驻军先得到了情报,参将立即传令两名士卒连夜驱驰前往报信,让思州城早作防御。按理,如此紧急军情,参将派出的必然是得力部卒,受命兵士闻此险情,也自当星驰电掣狂奔入城预警,谁承想两位兵大爷,赶是赶到思州城边上了,却看着城外地摊火锅上的酒碗迈不开腿,酒瘾一发,什么都顾不上,你一碗、我一碗,越喝越高兴,居然把十万火急的军情给耽误了。等他俩尽兴刚想进城告急,对方已攻入城,活捉知府,将思州城劫掠一空。

听过无数贪杯误事的,就没听过临敌报送紧急军情途中,还酗酒误事的!

这里,诸君不禁要问,这仅仅是小兵玩忽职守、工作时间内饮酒的问题,还是石参将治军不严、用人失察?

“嘉靖三大家”之一的归有光,为被掳知府亲撰《中宪大夫贵州思州府知府赠中议大夫赞治尹贵州按察司副使李君墓碑》,收入《思州府志》第八卷《艺文志·墓志》。其中还专门叙述了李允简知府被俘虏后的动人情节。

起义军抓住李知府和他孙子后,就要求地方官府用钱去赎回。这在当时已经是惯例了,“苗每执郡县长吏,必求厚赎,院司及守将亦幸朝廷不知也,率许之以为常。”但李知府却很有气节,断然拒作人质,而且还写信正告石参将:“亟进兵,勿以我为忌!”然而石参将却不回应。李知府只好抓住一次契机,投崖自尽。因这次战乱,“自辰沅、镇筸、铜仁、石阡、印江,皆受其害。”

小兵误事,李知府殉节,石参将自然难逃干系,虽然总督张岳一再奏保,还是被朝廷处以停俸戴罪。

不过,较为惊奇的是,石邦宪参将(今贵州凯里人)从此果真吸取教训,从严治兵,勇猛征战,最后竟入传《明史》,被赞“为总兵官十七年,威镇蛮中。与四川何卿、广西沈希仪并称一时名将。”

这也算一个奇迹。

总督被荐为里长

郑逢元,字天虞,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明崇祯癸酉举人,文武全才。崇祯年间,从县教谕、州司马、知府一路飙升参政、滇黔楚蜀粤五省监军道。

南明永历后更受器重,累晋左司马、右副都御史、总督滇黔楚蜀军务,赐尚方,便宜行事。后又以“保黔第一功”等,升任尚书、左都御史。南明崩溃,郑逢元退隐乡里,吟诗赏菊,供养老母。

地方土司长官也是个人才,突然“慧眼识珠”,觉得这个叫郑逢元的“返乡干部”不重用可惜了,于是向思州知府奏报,要委予重任,让他担任黄道溪长官司下辖某个里的里长。

黄道司下有多少个里?三个:平岳、茅坡、龙鳌。其中最大的里有多大?

笔者实在无法考证。只能反过来看:黄道司是思州府下属四个土司之一,而整个思州府的面积东西仅二百四十五里、西北袤二百六十里,民三千二百余户。这个里究竟有多大,大家或者就能估量出来了。

面对土司举荐的“重任”,曾显赫一时、总督四省兵马的郑逢元也是哭笑不得,遂大笔一挥,写下了两首调侃诗。

《思州府志·艺文志》郑逢元《黄道司报余为里长笑而谩赋》诗曰:

昔年专阃事如何,袖里弹文转见多。今到衙门充里役,可将春梦笑东坡。

好读诗书病眼花,每从园圃作生涯。若持官簿沿门走,荒尽东陵五色瓜。

史载,召(邵)平为秦朝的东陵侯。秦亡,他成了贫穷的布衣,就在长安城东种起瓜来,瓜美,皮有五色,大家都称其为“东陵瓜”,也叫“五色瓜”。

诗中,郑逢元幽默地说,如果让我去当这个里长,天天手捧官簿挨家挨户催粮办赋、征丁应役,我的瓜田咋办?不是要全荒废了么?

其实,在此之前,孙可望据黔称秦王,威屈大臣,任意生杀予夺,就曾胁迫、拉拢郑逢元,郑逢元却撰写《王命论》对其大加讽刺,归卧杜门,威不能屈。清廷控制西南后,经略洪承畴又软磨硬泡多次强逼郑逢元出山,以佐维新,郑逢元都以明室故臣义不再出,天天只管种他的瓜。

当然,隐居期间,郑逢元也并非真的去天天种瓜,而是潜心纂述,为家乡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平溪卫志书》。

思州府学教授黄嘉谷在《郑公逢元传》(亦收《思州府志·艺文志》)中赞叹“其生平忠孝大节,实足壮山河之气,与日月争光”。

康熙六十年,绅士具呈详入乡贤,督学院批复:“郑逢元德功并立,忠孝两全,身没而名彰,事久而论定,允为黔楚之芳型,堪入春秋之祀典。”

知府请裁自家府

陆世楷,浙江平湖人,字英一,别字孝山,活跃于清康熙年间。出生官宦世家,先为南雄知府,后来父逝丁忧,期满后补任思州知府。

这个陆知府,思州任内除辑纂《思旸志略》之外,最有名的便是向朝廷上了一篇《裁并思州府议》(亦载《思州府志·艺文志》)。

主题是恳请圣明皇帝、朝中大员行行好,把我当知府的这个府直接裁撤了吧!

他言辞恳切地说:思州虽然名义上列为府,但仅仅管辖四个土司,秋粮仅六百九十多石,条丁马馆银只有三千五百多两,和其他省比起来,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小县。先生大人们,你们见过城中不满百户、合府两三千家的府吗?见过没有副手佐贰,属官只有经历、教授两个,手下打杂的书门皂快不足二十人的知府吗?这里不但没有兵马驻防,而且连外面来摆摊摊的客商都没有一个。“虽称府治,实等村墟,巷内似无居人,庭前真可罗雀。”

许多人或者认为在这样的地方当官安逸啊!你们是不晓得我的苦楚,挂着一个府的名,上面就要求我按照府的标准奉行公务,接待供应,完成一系列指标任务,就算按大中小三个等级中最低的来要求我,我也完不成啊!我自己出钱来完成,我的工资是有限的。摊牌给百姓,本就穷苦不堪的残黎还能流出多少点血啊?

我当这两年的知府,苦苦支撑,现在只剩下皮包骨了。想去想来,犹豫再三,还是冒昧呈请把我这个思州府裁并了吧!

请示送上去,一点反应都没有。

陆知府很生气,打个病退报告上去,直接回老家不干了。

他情真意切的言辞,让我相信他说的情况是真实的。但若真把府裁并了,按他自己的想法降府为州,那他这个知府怎么办,大概率只能顺其自然在原地做个知州,运气好再加个括号知府级。当然他是不在乎这些得失的,他考虑的或者只是历代文官心中坚守的原则:上不愧天,下不负民。

但就算这样,思州府还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乾隆年间短暂废除,次年即恢复原样,直至民国年间在废除府、州大流中退出历史舞台。

个中缘由,似可玩味。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18 张彪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316.html 1 妙趣横生的《思州府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