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古茶产业焕发新机

作者:邹琴印 杨莎莎

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古茶树资源,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发展之路。

春茶飘香季,塘坝镇榨子村的茶叶加工厂内,制茶师傅们正忙碌地操作着现代化设备。从摊青到揉捻,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我们家茶树种了一百多年,以前都是自己喝或送人。现在有了茶厂,采茶就能卖钱,一年能增收两三千元。”塘坝镇榨子村村民唐万碧说。

据了解,茶青收购后,工作人员会依据不同品种、采摘时间和品质等级进行细致分类,分别进入相应的制茶流程,杜绝因混制而影响茶叶口感与风味。在关键的制茶工艺环节,配备先进的制茶设备,公司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校准,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参数精准。例如,在杀青工序中,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使每一批次的茶青都能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完成杀青,既保留茶叶的天然成分,又去除多余水分与青涩味。在揉捻和发酵等工序,同样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全程值守,凭借专业的手感和丰富经验,对力度、时长等关键因素进行微调,确保茶叶的条索、香气、滋味都能达到最佳标准。

“我们这个加工厂设备齐全,能够生产绿茶、红茶、白茶。目前正值制茶、收茶阶段,为了保障茶叶品质,我们从鲜嫩度、完整度严格把关。收购后的茶青依据不同茶类的工艺,由专人精准把控每道工序,确保成茶能够条索紧结、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庹华明说。

据了解,2024年,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塘坝镇榨子村、中寨镇三会溪村的加工厂共生产加工红茶993.4斤,绿茶1121.8斤,累计支付茶款37.5万余元,带动205户1106人增收。

一杯好茶,不仅依赖生态环境和制茶工艺,更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推广。基于此,公司积极选送优质茶样参与各类权威赛事,凭借卓越品质屡获殊荣。2022年,公司选送的“洲州茶—沿河古茶”在“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脱颖而出,斩获红茶组金奖。2023年,公司的古树红茶茶样在2023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古树茶类中荣获优质奖。2024年,在“中茶杯”第十四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公司再次收获佳绩,获得红茶组三星·优质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公司茶叶品质的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茶叶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产业,古茶更是沿河的闪亮名片。塘坝镇有着千年种茶历史,高海拔与大的昼夜温差,让这儿的茶叶氨基酸含量高,茶叶资源得天独厚。过去因管理粗放、销售渠道有限,好资源没转化为好产品。如今,我们采用‘就地建厂、就地收购’模式,有效解决了茶农卖茶的难题。同时,聘请专业制茶师傅,从摊青到干燥精准把控,产出的茶叶外形匀整、香气清幽、滋味鲜醇,品质卓越。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创新、拓展市场,让沿河古茶走出深山,香飘四海。”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华东说。

目前,公司正在塘坝镇榨子村、中界镇高峰村开展茶青收购工作,今年预计收购茶青1.2万斤,加工成茶3000斤。

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加工,从自产自销到品牌打造。这片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古茶叶,正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0 邹琴印 杨莎莎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370.html 1 沿河古茶产业焕发新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