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浩然 通讯员 万融) 近年来,万山区通过科学规划、政企协同、技术创新,推动风电项目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更成为黔东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万山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全年风速稳定在5.5-7米/秒,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超50万千瓦,是贵州风能富集区之一。这里山脊线绵长,风向稳定,非常适合建设低风速高效率的风电场。近日,总投资25亿元的万山风电智造总装产业基地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市现代能源“风电开发+产业”发展正式拉开帷幕。
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机器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铲斗开挖,渣土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据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区域开发经理徐腾介绍,截至目前,桩基础已经全部完成,轨道梁完成50%,主钢结构完成16-22轴,次钢结构完成18-22轴,已经开始做防火涂料喷涂,总形象进度目前已达到60%。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共占地100亩,主要建设5.XMW-7.XMW风电主机生产线及储能电池系统集成PACK生产线。二期主要规划建设塔筒、叶片及风电配套产业链生产基地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不少于2.4亿元,项目建设期可带动临时就业岗位约500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可解决长期就业岗位约200个。
万山区将风电产业纳入新的能源发展规划,出台《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土地审批、电网接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支持。与此同时,区政府与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协议,规划建设“万山风电走廊”,涵盖风电场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产业链环节。目前,已有3家风电配套企业落户万山经开区,年产值突破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