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服务“软实力”推动招商引资“硬发展”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毛逸飞

春日的武陵山脉绿意盎然,大龙经济开发区内,中伟循环镍金属绿色智能精炼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作为2025年我市一季度集中开工的184个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镍精炼工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镍精炼产能,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这只是我市以服务“软实力”推动招商引资“硬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招商营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支撑,奋力推动产业大招商实现大突破,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一季度全市共组织集中开工18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8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总投资249.4亿元,涵盖了“四化”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项目投资体量大、投资结构优、惠及民生广、市场前景好,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万山区,贵州寻味梵净果酒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柚子果酒的馥郁香气扑面而来。这家2021年成立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去年产值突破2300万元,今年正开足马力向3000万元产值目标冲刺。“区里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厂房扩建和技术研发难题,还通过电商平台对接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渠道拓宽市场,现在产品已远销珠三角地区。”公司总经理刘泽松告诉记者,万山区为企业定制的“一企一策”服务方案,让这家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尝到了营商环境优化的甜头。

“铜仁风能资源丰富,营商环境高效务实,我们仅用25天就完成了一期工厂的开业投产。”在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投资25亿元的风电智造总装产业基地正在紧张施工,贵州运达风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家实告诉记者,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产风电主机3000MW,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以上。这样的“铜仁速度”背后,是我市推行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每个项目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一个责任单位负责、一套工作专班跟进、一个实施方案推进、一张进度图表管理,以最优服务消除项目落地的不确定因素,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建设投产,确保签约引进一个、落地见效一个。

我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明确营商环境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出台《铜仁市优化营商环境六条措施》《铜仁市营商环境建设指标“责任链”清单制度》《铜仁市驻点招商管理暂行办法》《铜仁市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理制度(试行)》,修订印发了《铜仁市重点企业专员服务制度》《铜仁市“企业安静日”制度》等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制度。同时,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现行不合理、不合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协议进行排查清理,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力打造“贵人服务·一视铜仁”营商品牌,以更开放的市场、更优质的服务、更包容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铜投资。

“从项目签约到投产,政府部门为我们协调了标准化厂房和装修期租金优惠,让企业轻装上阵。”在铜仁市大数据产业园的贵州金蛋数链科技有限公司内,负责人唐超介绍,“金蛋数链”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金融+科技”创新模式,正不断攻克蛋鸡养殖企业融资难,管理成本高,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效率低的“三座大山”。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我市创新推出“铜品税贷”数字普惠金融产品,通过整合税务、市场监管等数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去年,全市通过股权出质、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超过28亿元,单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首次“破亿”。在大龙开发区,税务、招商、经发等部门联合绘制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及相关税费流程图”,让企业无需多头跑、盲目跑,项目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从项目工地到产业园区,从政务大厅到企业车间,我市以“店小二”的服务姿态、“保姆式”的服务理念,让企业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审批服务等方面感受到“铜仁温度”。随着铜吉铁路、德江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加速推进,铜仁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1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毛逸飞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390.html 1 铜仁:服务“软实力”推动招商引资“硬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