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助力茶产业振兴 韩家村春茶采摘加工忙

作者:柳芳

沙子坡镇韩家村春茶加工现场。 陈晓岚 摄

本报讯(柳芳) 4月15日,春茶飘香季,全国文明村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韩家村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村头的印江梵净云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加工厂内,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轰鸣运转,茶香氤氲中,村民们正依靠“绿叶子”增收致富。

今年1月6日,莞铜协作资金投入160万元在韩家村建成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配备一条日产茶青1万公斤的大宗茶生产线和一条名优茶生产线。韩家村新建了印江梵净云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构建起“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如今,韩家村的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力引擎。

漫步在韩家村830多亩的茶山中,沙子坡镇庹家村村民任艳霞戴着袖套,双手在茶垄间翻飞如蝶。“这片向阳坡的芽头最肥,我一天能采10多斤鲜叶!”这位“89后”采茶大姐笑着展示竹篓,“离家骑车10多分钟,包吃,守着青山就能把钱挣。”在她身后,数十名采茶工人腰挎茶篓穿梭碧浪,新摘的翠芽青翠欲滴。

“以前农闲只能干着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村民李世海一边分拣茶青一边感慨。

春茶开采季,加工厂日均吸纳50余名村民就业,采茶旺季带动周边300余人上山采摘。从茶青收购到成品销售,村民可通过采摘、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增收。村集体则通过出租闲置老教学楼和茶厂,年增收入5万元,曾经的“沉睡资产”变身“活力源泉”。

“我们的茶品质高,产业效益非常好,今年翠峰茶订单已供不应求,茶加工厂正开足马力生产。”韩家村驻村干部李海松介绍。

在杀青生产线上,来自洋溪镇的毛秀芝娴熟地操作着杀青机:“杀青要精准把控温度,后续还有理条、揉捻、压棒、提香、烘干等工序。工序虽复杂,但适应下来还算得心应手。”

揉捻机前,老师傅王超紧盯茶叶揉捻状态:“不同茶类揉捻时长不同,比如翠峰茶要揉捻一个小时,大众茶则需揉捻一个半小时,日加工干茶100至200斤左右,最近高峰期日加工干茶达200斤以上。”生产线旁,61岁的村民李万兵正搬运茶青:“包吃住日薪百余元,家门口就业既能顾家又能增收。过去守着茶园却卖鲜叶,如今进厂当产业工人,收入翻了倍。”他笑着说。

包装室内,工人谭义琴轻捻茶叶仔细分拣:“残叶、碎末都要挑出来,每一罐茶代表咱村的脸面。”货架上,印有“梵净云山”商标的罐装茶、袋装茶整装并列待发。

李海松谈今后茶产业发展时说,韩家村春茶主攻国内市场,产品热销贵阳、上海、深圳等地;夏期茶则以大宗茶形式出口创汇。目前加工厂已带动周边茶农增收,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茶业,韩家村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让生态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如今,这片土地正将千年茶韵转化为发展动能,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1 柳芳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412.html 1 粤黔协作助力茶产业振兴 韩家村春茶采摘加工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