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机械化育秧降本增效 “四良”结合促单产提升

作者:特约记者 王东 通讯员 田林

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水稻育秧大面积展开。该县今年首次全域推广机械化播盘育秧技术,将传统水稻育秧时间缩短两周以上,进一步降低育苗成本,同时为当地稻耳轮作中的木耳生长赢得时间。

在合水镇兴旺坝区的稻耳轮作基地,当地农民正抓紧采收春耳,完成最后一轮木耳采收后将开始整田插秧。矗立在旁边的一排排现代化恒温大棚和机械化育苗厂内,全新的机械化播盘育秧机正高效运转。

播盘铺底土基质、浇透底水播种、盖土,自动化育秧机精准而迅速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机器两侧,8名工人相互协作,一盘机插秧苗盘十五秒左右就可以育好,相较于传统育秧,效率显著提升。

“传统育秧,6个人分箱、播种、盖膜,一天大概能育五六亩秧苗。”兴旺村稻耳轮作基地负责人卢华洋感慨地说,“现在用机械化育秧,8个人一天可以育4800盘、机插秧200亩。”

值得一提的是,秧苗在相对恒温的生长环境中统一进行苗间管理,也使得出芽率更高、秧苗生长周期更短。传统的秧苗生长周期需要45天左右,而现在通过机械化育秧,生长周期缩短到了30天左右。

“你看我手中的这批苗,是4月11日通过机械化播盘育的苗。”印江农业农村局农推站站长秦海英指着手中的秧苗说,“现在看起来整齐度非常高,秧苗的素质更好、抗病能力更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结合来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印江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全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除了不断引进新农机外,还为全县2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加装上北斗监测终端,通过良机加持,全力提升水稻单产。

良机还得有良种,良种还得种良田。当地农业部门在良机推广中,结合各水稻种植区的气候、地形、土壤、产业分布等特点,向广大农户推广一系列优良品种,不断满足农户多元化的种植需求。“板溪、合水等地的稻耳轮作基地,今年选用的是偏早一点的品种泰优390,这是为了和木耳接茬,能够早收水稻早摆菌棒。”秦海英介绍道,“在沙子坡、木黄等地,则选用了主推品种中择优8号、泰优808等优良品种。”

“‘四良’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全县的水稻机械化率,今年印江将在五个坝区开展集中机械化育秧1.5万亩。”印江农机中心主任任彬表示,为实现全县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印江将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3 特约记者 王东 通讯员 田林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469.html 1 印江:机械化育秧降本增效 “四良”结合促单产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