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一次次爱上这世界》举行新书分享会

作者:文/龙娟 图/石娅

新书分享会进行时(从左至右:唐竹英、张思源、梁沙、末未)

本报讯(文/龙娟 图/石娅) 诗人梁沙的诗歌作品集《我将一次次爱上这世界》新书分享会于4月22日在铜仁学院举办。

活动由铜仁学院写作研究院教师唐竹英主持,贵州省作协副主席、铜仁学院教授孙向阳,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诗人张思源,铜仁市作协副主席末未、朱良德、龙凤碧、陈丹玲,石阡县文联副主席周仕秀、作协主席聂洁,铜仁学院庄鸿文、李胜勇、王棋君、王晖等专家教授,以及六十余名学生齐聚一堂,共襄文学盛宴。

1992年出生于贵州石阡的梁沙,先后在《民族文学》《北京文学》《山花》《诗歌月刊》等发表诗作,荣获尹珍诗歌奖、梵净山年度文学奖。现为贵州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梁沙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张思源着重分析了梁沙诗歌的叙事结构与情感表达,肯定其成熟之处,也指出叙事力度不足,部分诗歌内部缺乏线性联系,存在断裂感。但仍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诗人对女性独有的生命体验,以隐在的身体经验为介质,进行了深度书写。

末未认为,诗集以爱为底色,文字充满生命的温度、亮度与痛感,每首诗都是爱的倾诉,情感丰富多样;诗歌语言极具才华,陌生化处理精妙,抒情自然质朴。诗中乡情、亲情、爱情等元素皆为诗意起点,最终指向生命真相。

庄鸿文教授从女性写作切入,认为诗集体现出诗人对疼痛的深切观照,书写出女性独特的生命经历,并期望年轻诗人未来能在女性主义现代诗歌写作的坐标轴中,找到自己诗歌写作的位置,不断深化其诗歌内涵,深入探索诗歌写作的路径。

朱良德、龙凤碧、王棋君等也从不同视角肯定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先锋语言的运用以及对女性叙事的探索,同时也针对作品在深度挖掘、主题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孙向阳代表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与内容,打造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文学交流平台,推动铜仁文学创作与发展,培养更多的文学新秀。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5 文/龙娟 图/石娅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587.html 1 《我将一次次爱上这世界》举行新书分享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