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华普)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创新机制,探索信访工作法治化新路径,推出“五个一”工作法,严格规范信访秩序,全面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质效。
突出前端化解,“一盘棋”预防。在县政府官网、信访接待中心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县级领导接访日程,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向各乡镇(街道)、县直各行业部门延伸,切实将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在家门口。同时,推行“调解员+法律顾问(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官”的调解模式,整合德高望重、知名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推动矛盾纠纷联排、联防、联调,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突出精准分流,“一窗口”受理。建立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新增完善导访窗口、导访台等信访工作法治化相关工作硬件、机制。进一步规范登记录入、分流交办、督查督办、告知反馈等工作流程,实现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各环节有效衔接。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县直行业重点部门结合职责任务,对照信访“路线图”,完善和上墙本部门本领域“导引图”,依法分类、及时就地处理群众信访诉求,让群众“心里有底、脚下有路、手里有单子”。
突出质效提升,“一揽子”解纷。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整合政法、公安、信访、网信、交通等资源,构建“指挥统一、信息统一、调度统一、行动统一”工作闭环,有效推动信访人诉求、矛盾纠纷从“只受理不办理”向“受办一体”转变。健全完善信访事项受理、分析研判、依法分类处理等制度机制,理清责任单位职能职责,严把受理关口,对受理信访事项认真审核、准确分类、精准转送,切实做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群众满意”。
突出权责统一,“一条龙”监管。围绕初信初访办理、信访积案化解等内容,对办理不规范、处理意见不落实、超期未办理等现象,认真履行“三项建议”工作职责,督促责任单位落实“一案一责”,真正让责任压实、措施到位。建立健全信访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沟通移交处理制度机制,持续完善受理办理、转办督办、依法处理、监督问责、秩序维护等程序环节,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依法推进。
突出宣传普法,“一体化”治理。坚持依法受理办理和依法教育引导同步开展,围绕《信访工作条例》、“五个法治化”等内容,将《条例》和“五个法治化”纳入专项普法重要内容,推动《条例》进村寨、进企业、进机关、进党校,既有效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又着力破解党员干部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中不会干、干不好的困惑和疑虑,促进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双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