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沅昌:倾听民声解民忧 当好群众贴心人

作者:洪雪 罗双篮 文/图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姚沅昌自担任县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将它贯穿于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始终。

从2016年10月当选玉屏侗族自治县人大代表及皂角坪街道瓮阳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姚沅昌始终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带领村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文明乡风,一步步将瓮阳村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

笔者走进瓮阳村时,便看到有村民正在寻求支书的帮助。“支书,我家没得劳动力犁田哦,要麻烦你们帮我犁哈田哦。”脱贫户洪姐正一脸愁容地说。

“要得,今天下雨了,那个土黏不好犁,等这两天出太阳,我们就去帮你家把田犁了。”姚沅昌拍着胸脯说道。

自工作以来,姚沅昌始终将村民的迫切需求放在首位,带领村“两委”全力推进村组路、产业路硬化,修建水渠,实现自来水全覆盖,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灌溉难、饮水难问题。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瓮阳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姚沅昌积极谋划产业振兴之路。他带领村民发展黄桃、樱桃等精品水果种植,打造“一季赏花、四季有果”的特色旅游产业,该产业年收入达20万元,带动90余名村民就业。在产业发展初期,他创新推行“70%农户分红+20%村集体收入+10%风险资金”的分红模式,保障村民收益。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为了更好地助力本村发展,他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商调整分红机制事宜,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决定更换分红模式。

据悉,风险资金是专为应对自然灾害导致水果减产等情况而设立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灾后产业恢复、生产管护等保障性支出,确保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设立乡村公益事业专项资金,通过奖励“五好家庭”、激励优秀学子、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树立文明典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培育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和文明乡风。此外,增设优秀村干部专项资金,用于激励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充分调动其干事创业积极性。此三项资金的设立,既构建了产业发展的风险保障机制,又完善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同时强化了基层治理的人才支撑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全方位保障。

2020年,姚沅昌偶然发现本村养殖户放养的山猪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巨大。他立即带队赴广西、湖南、遵义等地考察学习,回村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大力发展跑山猪产业。项目获批后,他组织村民种植猪草、科学养殖,如今该产业年收入20万元,带动30余人就业,成了瓮阳村又一富民产业。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姚沅昌还注重乡风文明建设。他组织评选“五好家庭”“好公婆”“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通过榜样力量引领村民向上向善。

此外,瓮阳村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传达学习上级近期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同时,组织环境卫生整治、巡河护河、慰问老党员等活动。逢年过节,姚沅昌便组织村“两委”前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他还通过村微信群、大喇叭、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实时宣传上级的最新政策,确保村民能够及时了解政策红利。

作为县人大代表,姚沅昌始终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在县人大代表会议上,他积极反映村内路灯、道路破损问题,推动上级部门维修190盏路灯并全面整修村组道路。针对频发的土地纠纷,他带领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耐心化解矛盾,成功调解两户村民的土地纠纷,赢得群众信任。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向群众学、向前辈学、向网络学,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专业知识为群众更好地解决各类土地纠纷。因此,他常常督促调解员们学习与土地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常学常新。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姚沅昌坚定地说。从修路引水到产业富民,从矛盾化解到文明引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代表的担当,铺就了民生福祉的“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4-28 洪雪 罗双篮 文/图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684.html 1 姚沅昌:倾听民声解民忧 当好群众贴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