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邮路十四载 风雨兼程递温情

——记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刘俊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巧丽

在黔东大地蜿蜒的山路上,一辆绿色的邮车正破开晨雾前行。驾驶座上,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铜仁市碧江区寄递事业部滨江揽投部揽投员刘俊熟练地操控方向盘,后视镜里映出他坚毅的面庞,今年是这位共产党员扎根基层的第14个年头。

十四载风雨无阻,他用脚步丈量邮路,用初心书写担当,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投身疫情防控,从服务乡村振兴到传递人间大爱,这位普通的邮政工作者,以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于2025年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标杆。

初心如磐:十四载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清晨六点半的滨江揽投部,总能准时响起刘俊拆解邮袋的“哗啦”声。14年5000多天,这位“铁人”用112.8万个妥投包裹串起时光:暴雨中把雨衣让给邮包,大雪天推车步行投递,“双十一”期间连续半月睡在办公室躺椅上……

在2024年最忙碌的日子里,面对女儿“能在我睡前回家吗”的期盼,他只能将愧疚化作更快的分拣速度。“邮包里有重要文件,有救命药,有游子心意,耽误不得。”刘俊朴实的语言里,藏着对职业的深刻理解。

使命在肩:点滴爱心燃起希望之光

2022年盛夏,一封录取通知书让刘俊辗转难眠。收件人电话停机,他经过三天走访,终于锁定收件人的家在80公里外的山村。烈日下骑行三小时,当汗水浸透的绿衣出现在农家院时,准大学生含泪鞠躬让所有疲惫烟消云散。

这样的“分外之事”在刘俊工作中已成常态:帮独居老人换灯泡、代购药品、修理门窗……“邮车到不了就用摩托车,摩托车不行就靠双脚”,他用“十八般武艺”将邮政服务站变成山区便民服务站。

创新突围:电商平台架起致富金桥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刘俊敏锐抓住“黔货出山”机遇,将邮路延伸为“致富路”。他联合当地合作社,利用邮政电商平台推广碧江猕猴桃、珍珠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仅2023年就助销农特产品超500万元。他还推动建立村级邮政综合服务站,为村民提供代缴水电费、代购生活用品等便民服务,让偏远山乡享受“家门口的幸福”。

此外,他化身带货达人,在“黔邮乡情”平台直播推销白水大米,设计特色包装让碧江糍粑走红抖音,累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1.5万件,为小微企业创收超百万。灯塔社区的小微企业主们感慨:“刘师傅不仅送快递,更送来发展‘金钥匙’!”如今,他负责的片区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昔日的山间小道正变成电商致富路。

信仰传承:驾驶新邮车再次启程

从青春小伙到行业标兵,十四年间他更换了六辆邮车,车轮在碧江山乡刻下年轮般的印记。疫情防控期间组建党员突击队,节假日值守“亲情邮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衣使者”的深层含义。当被问及未来,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望着新换的电动邮车笑道:“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一直跑下去。”

晨光中,绿色邮车再次启程。刘俊的故事仍在续写——这是关于坚守与创新的时代叙事,更是共产党员服务为民的生动注脚。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无数像刘俊这样的基层奋斗者,正用汗水浇灌着山乡巨变的希望之花。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5-01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巧丽 ——记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刘俊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777.html 1 坚守邮路十四载 风雨兼程递温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