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至29日,全省“优质油菜全程机械化及全产业链开发技术交流培训会”在思南县塘头镇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工作者、相关专家、企业家代表,以“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为主题,围绕优质油菜良种繁育、种植,及高品质菜籽油精深加工、功能型菜籽油研发,探讨“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油菜全产业链开发与应用。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思南综合试验站与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分为油菜新品种现场观摩和油菜产业开发交流培训两个环节。
油菜产业不仅是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产业之一。
“‘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是保障粮油安全的根本任务。贵州山地多、耕地碎片化,必须依靠科技突破瓶颈。”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副所长张超指出,要加快“良种选育推广”,科研单位联合企业市场,选育适应贵州气候、抗逆性强、含油量高的优质油菜品种,推动“品种更新换代”;要深化“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山地小型农机装备研发、播种收获环节机械化率低等难题,构建“耕、种、管、收”一体化技术模式,降低劳动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要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分别前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与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在塘头打造的优质油菜品种繁育基地,实地考察了“油研36”“油研BD28”“油研80”三大核心品种。
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正依托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科研转化,打造出集优质油料品种培育、种植,高品质菜籽油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并在原有脱皮冷榨生产线的基础上,正在新建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功能型菜籽油数字化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油”的全产业链打造。
“从营养学上说,菜籽油是脂肪酸组成均衡、营养全面,且具有广大消费市场的常见食用油,但受其含有刺激性物质及加工工艺限制,严重影响了普及推广,这就需要我们从品种改良、工艺升级入手,以全产业链开发为突破,激活油菜产业价值潜能。”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优质食用油研发部、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余顺波表示,当前我省仍以原料销售为主,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必须推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
据悉,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将继续与企业精准对接,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以协同联动为纽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农机合作社、技术托管服务组织,解决小农户“用不起机械、学不会技术”的难题。加强“示范带动与培训推广”,建设一批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形成“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粮油示范基地,开展“田间课堂”“手把手培训”,让科研技术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