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镇:人居环境“巧梳妆” 秀美乡村“入画来”

作者:李岚鑫

本报讯(李岚鑫) 武陵山脉郁郁葱葱连绵起伏,卧在其中的栗子园水库微风拂过后一阵碧波荡漾,干草河中流水静淌草木向荣。干净整洁的村庄一字形排开,平直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家家户户红瓦白墙,院中花团锦簇芳香四溢,菜园四周扎着长长的篱笆墙,一幅美丽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在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叮咚”一声,一条微信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紫薇镇永义村群众交流群中响起。“同志们,现在到村委会集合,我们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

永义村的村民们,纷纷在微信群中及时回复,然后迅速拿起自家的卫生工具前往村委会集合。今年以来,永义村通过组织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群众等,组织开展了7次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近年来,紫薇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盯“两清两改两治理”,注重突出示范引领、突出村民主体、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宜人生态环境。此般变化,不仅重塑了乡村的容颜,更激发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绘就了一幅生态美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村里有公益岗随时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大家也愿意自主打扫自家门前屋后,现在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村里水清、树绿、花香、景美,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安逸。”村民吴学超感叹道。

在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中,紫薇镇坚持抓美抓久的原则,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的力度,探索出“主题党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积极组织全镇18个党支部、400余名党员定期义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另一方面增强宣传氛围的浓度,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栏、微信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通过反复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从受益者转变成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团龙村将村规民约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通过“积分制”,用活村规民约的“小支点”,撬动乡村治理“大循环”。

从“群众看”到“人人干”,从“局域净”到“全域美”,从“三两景”到“全域景”,据了解,今年以来,累计清理生活垃圾230余吨、清理河道沟渠10余公里,清理断壁残垣40余处,正在进行改厕、改圈12户。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5-04 李岚鑫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863.html 1 紫薇镇:人居环境“巧梳妆” 秀美乡村“入画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