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传承青春的力量

作者:覃娅婕  王美  潘妍宇

当五四精神的火炬穿越百年时空,青春的光芒依然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在万山的田间地头、山林深处、大街小巷……无数青年如点点星火,以奋斗播种、以汗水浇灌让五四的“花海”在万山大地绚烂绽放。

“还记得我们昨天看到的模型吗?正方体有多少个面,所以他的面积公式是……”这是任鹏琪在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任教的第二年。2023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任鹏琪告别熟悉的黄土高原,从山西吕梁跨越1500公里来到陌生的西南群山,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踏上了支教之路。

初到万山,任鹏琪便真切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是一所易地搬迁安置点学校,搬迁群众子女占比达80%,学生基础薄弱,对基础运算掌握参差不齐,不少学生难以理解常规教学内容,“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路径,才能为这些搬迁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

任鹏琪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状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在课堂上,他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后,他主动为学生辅导作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引导、去陪伴,每个孩子都闪烁着光芒。”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今年8月,任鹏琪的支教服务即将期满,面临新的选择,任鹏琪心中始终放不下这些可爱的学生和这片教育的热土。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在铜仁市二十九小学任教。他说:“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也在这里找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我希望能陪伴他们成长。”

这份责任也传递给了远在黄道乡的“新农人”姚旭。

“我愿意以青春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美丽篇章。”2024年8月,姚旭背着行囊,装着梦想,带着满腔热忱回到家乡,投身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黄道乡环保林业水务服务中心,姚旭心中满是期待与使命感。

“我是土生土长的黄道人,这片土地孕育了我,现在到了我反哺家乡的时候了。”入职以来,姚旭将重心放在了农业的命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之上,不到一年的时间,姚旭踏遍了黄道的每一处沟渠,笔记本里详细记录了全乡水利设施情况,他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了解大家对灌溉系统的迫切需求,在办公室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先进的农田水利知识,“我希望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同样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同时也是龙生社区搬迁群众的一员,杨桂芳则把对家乡的热爱,化作改善社区环境的实际行动。

“我们社区有将近12000人,汇集了万山、思南、松桃三个区(县)的搬迁搬迁群众,大家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社区管理比较困难。”刚到社区时,杨桂芳发现公共区域杂物堆积、绿化带杂草丛生,部分居民环保意识弱,垃圾随意丢弃。

为改变现状,杨桂芳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向居民讲解整洁环境的意义,和同事们一起清理卫生死角,规划垃圾分类投放点,发动居民一起参与“社区美化行动”,在空地种植花草、设置文明标语。在她的努力下,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的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共同维护起这个新家园。

“这一年多的志愿服务,让我最有成就感的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社区卫生也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我相信,这一段志愿服务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杨桂芳说。

青春是杨桂芳身上跃动的志愿红,亦是下溪乡深山里杨天鹏“飞阅”4600公顷也要守护的那一抹绿。

青山叠翠的林海间,今年28岁的林业站工作人员杨天鹏面对下溪乡阔达4600多公顷的广袤林地,他自学无人机操作技术,从理论知识钻研到实操训练,反复调试设备、优化航线,替代护林员深入险地,不仅大大提升了巡林效率,还能精准定位火情、监测林木生长状况,成为守护绿色家园的“空中卫士”。

“别人问我青春的价值是什么,我的答案藏在无人机拍摄回来的这些图斑里。”杨天鹏目光望向层峦叠嶂的林海,“当我熬夜啃透无人机操作手册,用自制的航线精准锁定病木虫害,让巡林效率成倍提升时,我才明白,我的青春价值就是无惧挑战,用科技践行新时代林业人的奋斗理想。”

从医9年,万山区人民医院何芳玉也在坚守中诠释着独属于她的人生价值。

从急诊科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到妇产科细致入微诊断病情、儿科耐心安抚患儿,再到体检中心用专业和责任为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何芳玉面对不同科室的复杂病症与患者需求,始终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快速适应角色转变。

“每个科室都有独特意义,能为不同患者带去希望,就是我最大的满足。”9年的科室轮转,不仅让何芳玉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更让她深刻体会到人生价值所在,“看到患者康复后展露笑颜,这就是我从医的价值与意义。”

青春生生不息,奋斗永不止步。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创造者,用青春力量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洪流,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支奋斗的队伍中,在不同的岗位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5-05 覃娅婕  王美  潘妍宇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2891.html 1 万山:传承青春的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