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在铜仁市中医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从 2007年踏入铜仁那一刻,便与这座城市的医疗发展紧密相连。多年来,他凭借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一路砥砺前行,挽救无数生命。他就是现任铜仁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陈。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多年来,他专注于培养铜仁本地的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团队,率团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开展特色诊疗,帮助患者驱散病痛阴霾,在业内树立了极高的口碑,深受同行尊敬与患者信赖。
2007年9月,李陈作为人才引进,投身于当时的铜仁地区医院。初到之时,医院的神经外科尚在筹备阶段。他受命挑起大梁,带领团队开启了艰苦的筹建之路。次年1月,神经外科正式独立运行,还按照先进的诊疗模式配套设立了7张床位的重症监护病房。开科后,手术一台接着一台,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组织科室内部培训、病例讨论、业务学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医生,带领团队开展了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引流等各类复杂手术,更挑战了颅底畸形、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切除等高难度领域,填补了铜仁医疗多项空白。
彼时,铜仁多数县区医院神经外科匮乏,李陈不辞辛劳,频繁奔赴各县会诊,指导神经外科手术,崎岖山路间,数次险遇车祸,却从未退缩,其间,发生了许多难忘和感人的故事:2010年秋天,一位“三无”昏迷伤者被送至医院,急性硬膜下血肿亟待手术。李陈积极向医务科与院领导申请,获批后主刀救治。术后近两个月,他和科室医护人员如亲人般照料,直至伤者清醒说出老家地址,他又多方奔走,联合民政局、媒体送其回家;有一次,一位住在敬老院的老人罹患慢性硬膜下血肿,家属担心手术风险不愿手术,李陈苦口婆心劝说家属,最后获得理解同意手术,让老人家获得治愈;还有一次,李陈正因为小腿骨折在家中休养,县医院收治一个危重患者手术中遇险情请求术中急会诊,李陈拄着拐杖忍着疼痛前往救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10年10月,医院创建重症医学科任务下达,他再度带领同事迎难而上,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为基石,打造出铜仁市首个重症医学科,并持续向区县输出技术,获省卫健委领导和评审专家认可。
2019年至2021年期间,李陈先后转任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铜仁市中医医院主要领导,当时正值第二人民医院新院起步和铜仁市中医医院筹建。2020年疫情来袭,李陈所在医院勇挑重担,成功甄别了铜仁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阻断了疫情在铜仁主城区蔓延,他们支援多地,火速建成方舱医院,使新冠疫情及关联病例得到有效防控。期间他还逆行援鄂,不辱使命,获湖北、贵州两地省委、省政府记功表彰。从医生到学科带头人,再到医院的领航人,李陈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肩负的使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2022年李陈所在的铜仁市中医医院接管梵净医馆,借助与东莞市中医院建立的结对协作关系,通过一批批东莞市中医院医疗专家的带教指导,帮助中南门门诊部梵净医馆顺利开诊,创建了贵州省中医药优秀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立了中医文化特色浓厚的中医传承工作室和中医特色诊室。李陈表示“医院就是要秉承着西医不落后、中医特色强的发展思路,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把中医药宝库发掘出来,为黔东的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的医学服务”。
在从医生涯中,李陈已主持创建两大重点学科,带出两支精锐医疗队伍,组建两家市级新医院,成为铜仁市第三批、第四批市管专家,主持“李陈名医工作室”,先后获得了贵州省“记功”表彰,“百名优秀医生”,“白衣先锋”铜仁市“铜仁仁者”“五一劳动奖章”……他荣誉满身,却谦逊依旧。他表示,“工作是大家做的,成绩都是大家的”,自己将持续学习、精管团队,为铜仁医学事业矢志拼搏,更进一步,再攀高峰。同时,坚守铜仁医疗阵线,以回应每一份健康的期盼。
李陈匆匆奔赴病房、手术室、团队工作室、会场的忙碌身影,诠释着医者的道路,在这条充满挑战且异常艰辛的道路上,他以妙手仁心,融贯中西的态度,镌刻下医者闪亮的形象,激励着更多医务工作者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共筑健康铜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