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工业沃土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记2025年贵州省先进工作者姚志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丽娟

在黔东大地的群山之间,大龙经济开发区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工业新星,闪耀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熠熠光芒。作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姚志以“闯”的魄力、“实”的作风深耕这片热土,推动开发区从传统工业集聚区蝶变为全省新型工业化标杆样本,用实干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2025年,这位85后侗族干部凭借卓越贡献,荣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自2018年投身大龙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姚志始终秉持“学干结合”理念,扎根企业一线调研运行情况,系统梳理中央及省、市经济政策,将税收优惠、产业补贴等要点绘制成“经济数据表”与“产业集聚图谱”,按季形成分析报告,为开发区决策提供精准参考。

“发展的方向,藏在党的创新理论里。”姚志将中央及省、市新型工业化部署细化为开发区“施工图”,确立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首位产业”地位。在他的推动下,大龙经济开发区先后斩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无废园区”典型案例等“国字号”荣誉,跻身贵州省“重点开发区”及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对象),为产业发展搭建起高规格政策平台。

走进大龙经济开发区,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生产线高速运转,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蓬勃活力扑面而来。一组数据勾勒出产业跃迁轨迹:

2020年,产值67.63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上工业总产值57.76%;

2022年,产值跃升至211.38亿元,占比达85.72%,同比增长60.41%;

2024年,产值达212.38亿元,占全市该产业产值的98%,成为全省核心集聚区。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姚志带头推行的“产业链长制”精准施策。重点聚焦锂电池、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纵向延伸“材料—器件—终端”链条,横向集聚配套企业,构建起从原材料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同时,他创新建立“企业服务日”机制,常态化走访破解用地、融资等难题,被企业赞为“产业护航人”。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姚志锚定项目建设不放松,大龙经济开发区累计实施4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其中,2023年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79.09亿元,2024年22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10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8亿元,一批锂电材料、新能源电池项目相继投产。

在资金争取上,姚志带领团队,近五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91亿元。2023年科技领域获研发奖补1749万元,2024年成功争取11507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争项目就是争未来,要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真金白银。”他的务实理念,让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实效。

作为全市外贸“主阵地”,大龙经济开发区在姚志主导下建立“外贸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报关、物流全流程服务。2020年外贸进出口额实现“零突破”,2023年达19.59亿元(占全市75%),2024年虽受外部环境影响仍完成18亿元(占全市80%以上)。

他积极推动申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多家外贸龙头企业,搭建跨境电商平台,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0%,成为贵州内陆开放重要窗口。“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姚志的开放思维,正引领开发区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从2020年园区总产值212亿元到2024年突破600亿元,大龙经济开发区的每一次跨越,都凝结着姚志的心血。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迈进,在新型工业化赛道上续写“大龙经验”。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5-19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丽娟 ——记2025年贵州省先进工作者姚志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3473.html 1 深耕工业沃土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