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聂旎) 近年来,江口县供销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一瓶水、一把面、一枚鸡蛋、一瓶辣椒酱、一款腊味”等特色农产品拓展业务,全力助推供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农服务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江口县实际,积极谋划项目,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政策资金争取方面,向上对接省、市供销社争取政策扶持,申请财政衔接及东西部协作资金;向下指导涉企单位与基层社谋划产业,依托供销改革政策,以国务院相关意见为指引,推进基层社改造和社有企业发展。今年以来,该县供销社到省供销集团汇报工作1次,就县内农产品交易达成意向销售协议。争取到东西部结余资金60万元用于建设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累计争取到省供销社对基层社建设资金57万元。在农特产品销售领域,聚焦“2+2”主导产业,以“中国供销”品牌为引领,通过企业加盟等模式,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农业优势,以中国供销为核心、梵净山文化为主线,致力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从源头把控农产品质量,严格生产标准,确保产品品质优良、绿色安全。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一瓶水,打造“徳心水”。企业严格把控生产环节,从水源地保护到生产车间的无菌化操作,每一瓶水都承载着乡村的纯净与健康。水厂的建立,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村民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
一把面,源自官和、民和、闵孝乡村肥沃的土地产出的优质茯苓及闵孝优质水资源养殖的冷水鲟鱼。与贵州梵精苓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本土企业黔惠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生产出筋道、美味的茯苓面条、鲟鱼面条。利用供销渠道帮助其打通农产品的销路,还通过品牌打造,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茯苓面条、鲟鱼面条,凭借优良品质,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
一枚鸡蛋,背后是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产业。该养殖场2022年入选国家农业农村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产品质量获QMS认证。供销社下属企业贵州康盛达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蛋鸡养殖和生态有机肥的加工生产,全力富民增收。截至目前,康盛达公司有员工64人,年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1万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60余万元,成为东莞—铜仁“黔货出山”直供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有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瓶辣椒酱,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贵州梵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生产、销售辣椒酱、辣椒油等系列辣椒产品。年产值300万元,年收购本地辣椒45万元;有本地固定工人12人,年户均增收4.2万元。
一款腊味,传承着传统熏制工艺。有着地理标志的萝卜猪,蕴含着江口乡村的文化底蕴。供销社挖掘乡村本地资源,与黔惠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腊味系列品牌。产品畅销省内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在2个月的时间内,通过供销社平台合作销售萝卜猪腊肉、香肠20万元左右,抹茶鲟鱼面条16万元、抹茶烘焙9万元左右,通过供销社平台牵线搭桥和广东、深圳多家采购商共达成了初步意向合作,预下订单130万元左右。
拓展渠道,通过832平台,利用直播带货,与东莞、江苏、上海供销企业和县内超市、生鲜店合作,搭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通过与县工贸局合作,初步达成与特色食品类、酒水类、茶类、生鲜类、工业消费品类等25家企业在资源与销售渠道共享,实现互惠互利,往来共赢。在实体店上,供销社充分运用社属企业资源,在县城繁华路段给本土企业黔惠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优质铺面,助其做大做强。2024年12月26日,通过多家单位协作,在县供销社社属企业优质铺面召开“梵净山珍·健康养生”铜仁市2024年生态产品品鉴会。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制定了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方式,充实了专业技术人员和年轻人才队伍。经过员工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农资业务知识、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电商直播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农资经营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