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菁) 万山区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企业服务专员精准下沉、政企沟通平台高效搭建等举措,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有任何法律需求,都可以向工商联或司法局提出申请,我们会进行专业初判,再指派律师团队提供‘订单式’服务。”万山区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科负责人王娟作为新上任的企业服务专员,在走访帮扶企业贵州汞都建设有限公司时,详细介绍着这项创新服务举措。她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认真倾听企业在法律层面的诉求,展现出服务企业的专业与热忱。
今年,万山区精心选派33名业务骨干担任企业服务专员,推行“1至2个部门包保1家企业”制度。专员们凭借“政企联系卡”,定期深入企业问需,及时收集并解决各类难题。贵州汞都建设有限公司在万山扎根11年,业务涉及房建、市政等多个领域,是当地颇具代表性的中小企业,一直备受政府关注。
“过去处理法律问题缺乏专业指导,给公司造成不少经济损失。现在有了法律顾问和企业服务专员,员工的法律意识显著提升,所有合同和法律事务都会经律师审核,运营风险大大降低。”贵州汞都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感慨。
王娟担任服务专员后,迅速行动,不仅推出“订单式”服务模式,还针对企业特性,采用“一对一”律所专项服务机制开展法治体检。目前,万山区12家律师事务所各展所长,2家大型律所定点服务2家民营企业,其余10家律所分别对接1家企业。“我们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统筹律师资源、深化服务效能、强化跟踪反馈,以‘法治体检’为切入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王娟介绍。
今年以来,万山区已为24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召开法治宣传讲座、座谈会、培训会共计7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4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40余人次,为民营企业审查合同35份,帮助民营企业梳理解决矛盾纠纷16件。
“现行鸡蛋价格参照河北标准制定,对我们企业而言不够公平。”“生源拓展面临难题,家长担心孩子在这边就读后无法回原籍高中升学。”在万山区工商联会议室,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企业代表和学校负责人畅所欲言,围绕发展难题展开深入探讨。
今年以来,万山区工商联为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打造“两长”座谈会和“周六会客厅”等沟通平台,搭建起政企之间的“连心桥”。通过面对面交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