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靶”向破题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作者:何顺飞

本报讯(何顺飞) “今年村里变化可大了,翻新了办公场所,硬化了主街道路,还兴办了强村富民产业,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过程中,江口县一些党员群众发出由衷感慨。

近年来,江口县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增强基层政治功能、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抓手,紧盯问题,精准施策,有效补齐基层党建短板,全县5个软弱涣散村总体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昔日的“后进”村,正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立足治“软”,抓实组织建设。“感谢组织和党员对我的信任,很荣幸当选为凯文村党支部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新的姿态,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回报党委、政府和党员群众的重托与期望。”凯文村新当选党支部书记谭勇在党员大会上激动地表态。而在2024年年初,凯文村还因为党支部书记空缺,各项工作几乎陷入停摆,村党支部也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面对凯文村“群龙无首”的状况,江口县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县领导带队走访调研,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村级后备力量调研摸排工作,建立储备了2名大专以上学历、30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补选村党组织书记1名、副书记1名,全面配强补齐村级队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针对整顿对象在软弱涣散方面的不同表现,江口县坚持分类施策,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措施。建立健全县级指导、乡镇主抓、村级作为的三级联动机制,严格落实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县级党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包保,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四个一”方式一级一级抓整改,一层一层抓落实,做到整改一个问题,提升一个方面,确保“对症下药”。

立足治“弱”,推进富民强村。“我们村发展淫羊藿产业非常好,不用出远门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干活,照顾老人小孩非常方便。”江口县德旺乡交界村村民杨再芬说。在德旺乡交界村淫羊藿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抢抓时节,在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序运送肥料,给基地的淫羊藿进行施肥管护,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劳动景象。

而在之前交界村产业发展薄弱,许多承诺老百姓的实事也因为没有资金来源导致迟迟得不到解决,党员和群众对党支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逐渐下降。2024年被纳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后,村“两委”班子痛定思痛,紧盯政策宣讲、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内容,积极开展“服务群众在村寨、担当作为在一线”实践活动,逐寨逐组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听取意见建议、谋划产业发展,最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县域“2+2”主导产业推进“林地+中草药”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中药材淫羊藿产业,每天可带动50余人务工,人均月工资能达到3000元,有力提升了党员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

江口县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致力于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把“强村富民”纳入乡镇(街道)经济发展布局,通过建立乡镇强村富民公司、引导有条件的村(社区)通过村企合作等模式参与全县“3+1”主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引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入股等方式,推动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目前全县94个建制村均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收入5万元以上。

立足治“散”,提升整顿质效。“乡村全面振兴的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是我们的政治责任。”该县主要领导在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这样强调。

江口县结合“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排查整顿,重点围绕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队,压紧压实各级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为防止整顿工作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该县严把质量关,通过支部自查、党(工)委复查、县委组织部抽查的方式,对已达标的进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对未达标的实行定点监测、跟踪管理,逐个挂账销号,确保整顿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责任落地,振兴才能实现。江口县坚持“整顿转化”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对整顿工作进度滞后、成效不明显的进行约谈提醒,确保整顿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通过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顿工作成效,让软弱涣散党组织从“后进”到“先进”,从“涣散”到“凝聚”。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6-23 何顺飞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4926.html 1 江口“靶”向破题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