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四个聚焦”激发农村基层党建活力

作者:碧组轩

本报讯(碧组轩) 2024年以来,碧江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强化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全面推动强村富民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农村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聚焦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按照10%—20%的比例排查识别1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8个后进基层党组织(含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格按照“一村一策”要求,认真细化整顿措施,着力补齐短板弱项,营造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区18个后进党组织(含软弱涣散党支部3个)已验收达标合格。

印发《碧江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围绕“五个过硬”选拔标准、“十条不宜情形”底线标准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目前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32名,平均每村(社区)储备2名以上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平均年龄3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99人,占比85.78%。

结合后备力量培育储备,逐村开展村级班子运行中期评估工作,全面摸清各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后备力量人选情况等。按照好、中、弱3个等次,对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进行综合评价,逐个研究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全区59个建制村(不含坝黄镇锦江社区、云场坪镇云兴社区)班子中期评估为“好”的有14个,中期评估为“中”的有33个,中期评估为“弱”的有12个,优化调整补选村干部14名。

聚焦队伍建设,提升乡村队伍履职能力。强化村干部能力提升。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会同碧江中等职业学校、铜仁职院、铜仁幼儿师专等院校对村干部开展学历能力提升。推荐选派35名优秀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外地跟岗学习。召开“排队抓尾、双整双创”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交流座谈会,20余名跟岗锻炼及先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台竞技、交流经验。

选优配强驻村干部队伍。在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五类村”组建47支驻村工作队、选派150名驻村干部到村工作,安排8名乡村全面振兴专干班毕业生到村工作。选派2名驻村第一书记到非贫困村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同时动态开展驻村干部履职分析研判,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退一补一”原则,开展驻村干部履职情况全覆盖分析研判,对履职不力的及时进行提醒或调整。截至目前,共调整优化驻村干部11名。

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聚焦乡村振兴培训主题,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驻村干部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10期,培训乡村干部1870余人次,培训农村党员4550人次。建设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实(培)训基地16个。

聚焦强村富民,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盘活资产释动能。坚持分类推进,多渠道、多形式运营资产,高效合理盘活闲置资产,实现集体资产增值保值。累计盘活闲置低效项目17个,通过闲置低效项目盘活累计带动经济增收1033万元。严格闲置资产监督管理,按照村申请、乡审核、区审定流程,完成需确权项目1524个。搭建产权交易“一张网”系统,实行“一项目一档案”全流程管理,规范闲置资产流转交易,完成产权交易8宗,交易总额140万元,受益农户159户。

组建公司创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公司化运行原则,组建区级强村富民综合发展有限公司1家,乡级强村富民公司12家。探索建立“区管国有企业+社会运营方+乡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合作联营方式,整合片区资源、资产、资金联动开发,实现资源统筹、人才共用、合作共赢。乡村两级强村富民公司覆盖9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就业303人,年经营性收入976万元。

创办工坊拓路径。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带动、集体运营、群众参与”原则,利用闲置门面和劳动力等资源,探索“企业+工坊+村集体+群众+市场”方式。

截至目前,创办强村富民工坊27个,带动群众就近就业,推动群众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资,实现年经营性收入7543万元,收益3047万元,带动就业1178人。

聚焦基层治理,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完善村级运转保障制度。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将村(社区)经费纳入年初预算。安排村(社区)办公经费,推动村(社区)工作有序运转。建立健全村干部职业体系,建立村干部“基本薪酬+等级薪酬+绩效薪酬+学历津贴+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相结合的村干部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

规范村(社区)工作事务、挂牌和证明事项。印发《关于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减负工作和事务公开清单的通知》,建立村(社区)依法履职、协助履职、出具证明“三张清单”。细化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村级治理等履行职责事项57项、协助办理事项29项,取消不应由村级出具证明的事项20项,厘清村级“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大力开展机制牌子“回头看”集中整治,清理村(社区)不规范挂牌80余块。

加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制定《碧江区西门社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方案》等,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组建“5+1”工作小分队蹲点办公,按照清单化、节点化开展各项工作,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000万元,整合市、区资金1004万元,共同建设村庄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工作,并经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初步验收。收集挖掘红色书籍8本、培养红色讲解员12名。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6-24 碧组轩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4973.html 1 碧江:“四个聚焦”激发农村基层党建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