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

作者:田杰 文波

本报讯(田杰 文波) 当前正值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期,思南县通过构建精准防控机制、建立“人防+技防”监测预警体系、落实“三本台账”“三张清单”制度、狠抓防治项目实施等,全面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构建精准防控机制。按照“责任到人、预警到户、演练到点”工作要求,全面指导乡镇(街道)结合隐患点分布、人口聚集区、交通要道等要素,逐点编制和修订一套科学应急预案和“叫应—响应—处置”三级预警联动机制,选优配强“明白人”和监测员,掌握灾害前兆识别、预警信息传递及逃生路线,实现气象信息定点推送与快速处置,扎实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打通预警“最后一米”。

建立“人防+技防”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县乡两级预案审查制度,明确三级响应标准、可视化转移路线图、标准化安置点配置方案,组建1名高级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N名属地配合人员下沉到各地灾隐患点,对隐患点方案、预案等开展督查复核。常态化开展隐患点动态复核管理,结合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及时排查乡村风险斜坡等情况,全力落实人防、技防措施。目前,全县建成监测设备888台,覆盖267个重点隐患点,更换、新增监测员184名,开展监测培训25次,开展演练285次,完成隐患点预案编制285处,切实增强群众在灾情来临时自救互救能力。

落实“三本台账”“三张清单”制度。积极拉网式排查全覆盖,建立隐患点台账、风险斜坡台账、动态巡查台账,不断实现“全周期设备管养”,建立仪器覆盖隐患点清单、新增点申报清单、设备运行问题清单,督促第三方运维公司定期排查监测仪器运行情况,推动监测设备管养一体化。

狠抓防治项目实施。坚持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整合资金,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合理防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治理,持续做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避险搬迁项目谋划编报,动态纳入地灾避险搬迁项目,不断加快在建项目实施,持续提升地灾防治能力,将进一步消除和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6-24 田杰 文波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4978.html 1 思南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