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私语)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新黔村立足洋溪镇优质核心坝区资源,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探索党建引领强村富民路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组织建设“主心骨”。强化支部引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政策宣讲会、农业技术研讨会、支部党员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解读稻油轮作、集中育苗等惠农政策,有效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参与度,累计开展宣讲培训10余次,走访农户50余户。激发内生动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党员+合作社+联户”机制,划定党员包组联户责任区,提供农业生产全流程跟踪服务。在水稻集中育苗推广中,鼓励党员率先签订种植协议、示范应用新技术,组织联户村民开展实地观摩和经验分享会,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技术培训,构建“培训+实践+反馈”的完整闭环,围绕稻油轮作、集中育苗等重点任务,组织5名农技专家开展“田间课堂”和实操培训10余次,开展“老带新”结对帮扶工作,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确保党员干部既懂政策又懂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聚焦产业升级,激活提质增效“新动能”。推广“稻油轮作”。充分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优势,对1500余亩土地大力施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并以秸秆还田替代焚烧,既减少污染又增肥土壤,为后续种植筑牢地力基础,实现“一地双收”。同时,积极探索“稻+鱼”“稻+鸭”等生态种养模式,进一步挖掘土地复合利用潜力,多元拓展农民增收路径。实行“集中育苗”,采用“订单式”集中育苗模式,由村合作社统筹推进品种、技术、管理“三统一”,通过机械化播种技术打造30亩集中机育秧田,满足1000余亩大田移栽需求,实现生产成本降低与秧苗质量提升的双重效益,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村合作社深耕农产品深加工领域,联动周边加工企业,对油菜籽、稻谷进行精细化加工,开发菜籽油、精制大米等深加工产品,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步创新构建“党组织+电商”协同运营模式,依托自主搭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推广,累计实现大米、菜籽油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额25吨,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6万元。
聚焦辐射带动,绘就协同发展“新蓝图”。建立帮扶机制,以新黔村1500亩坝区为核心载体,建立“村带村、户帮户”长效帮扶体系。组建由12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周边村寨开展技术指导,免费提供育苗、种植等全流程技术培训9次,精准破解生产技术难题18个,有力推动全镇水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广先进经验,高标准建设集中育苗示范基地,配套设置观摩体验区、成果展示区,常态化组织全镇26名种植大户开展实地观摩学习,直观感知集中育苗的技术优势与实际成效。通过现场讲解、实操教学等沉浸式培训方式,将新黔村集中育苗成熟经验辐射覆盖全镇1.3万亩水稻种植区,推动全镇水稻种植实现扩面提单。创新联结机制,探索建立“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由村集体流转165亩土地高标准建设育苗基地,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合作等方式深度参与基地生产,并与企业签订1.8元/斤的稻谷保底收购协议,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模式,稳定农户收益预期,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