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街道桶溪村:“桃梦乐园”托起村民“就业梦”

作者:张丽娟 邹雪庆

本报讯(张丽娟 邹雪庆) 仲夏时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津街道桶溪村100余亩桃园迎来丰收。

郁郁葱葱的桃林,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桃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梢,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微风吹过,果香四溢,沁人心脾。这片由田仁贵、田仁政兄弟俩耗时10年打造的“桃梦乐园”,正以最饱满的姿态,等待游客开启一场“摘桃之旅”。

“长期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家乡的土地才是根。”12年前,这个朴实的想法促使田家兄弟与父母商议后,决定回到桶溪村,在自家的10亩土地上种下首批桃树苗。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从最初的摸索试种到如今的规模发展,兄弟俩付出了无数汗水。起初,缺乏技术的他们经历了多次失败:病虫害肆虐、挂果率低、市场销路窄……但兄弟俩从未放弃,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参加培训,逐步掌握了科学管护技术。

在桃园深处,田仁贵正带领工人为即将成熟的“花桃”套袋。“套袋能有效防虫防鸟,保证果实品相。”他介绍,桃园全程采用有机肥种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确保每颗桃子都保留自然风味。

“每年3月到9月,桃园里每天都有10多个村民忙活,除草、剪枝、套袋、采摘……都是家门口的轻活。”田仁贵指着正在给“花桃”套袋的村民们介绍,“像邢敏,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带着两个孩子不好出门,一年在桃园做工,可以有1万多元的收入,还不耽误接孩子放学。”

如今的桃园,早已不是当年的10亩荒坡。兄弟俩将规模扩大到130余亩,引进了油桃、黄桃、大红袍等10余个品种,形成5月到9月错峰上市的采摘周期。不光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同时也通过网络、朋友圈销往贵阳、深圳、北京等地。在街道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两兄弟还将自家的农场在农业农村部网站申报注册了田仁政家庭农场,更把桃园变成了村里的“就业基地”。

“我们这个村是一个城郊接合部的村,在家的人口比较多。这个桃园发展起来,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给大家带来了租金,又让一部分人来这里务工。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宣传好政策,做好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回家创业。”桶溪村党支部书记龙守兵介绍。他说,田氏兄弟的成功创业,是龙津街道鼓励人才返乡、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们的百亩桃园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支持像他们这样的返乡创业者,做强特色产业,让更多“甜蜜果实”惠及乡邻。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6-26 张丽娟 邹雪庆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068.html 1 龙津街道桶溪村:“桃梦乐园”托起村民“就业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