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依托古寨文物建筑、非遗元素与村落景观开展乡村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传承“耕读传家·忠孝仁义”思想,体验耕读文化的魅力,感受古寨文化的“新活力”, 建立起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以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打造具有开创性影响力的乡村研学旅游新模式。
日前,楼上古寨迎来了600余名师生开展研学活动,从观景台俯瞰村庄全貌,听楼上村名的来历,观马桑古屋,实地走访了解楼上古寨的历史,欣赏民俗表演。
研学学生向婉莹说:“第一次来到这里,很震撼,从观景台看,房屋一排一排罗列,走进寨子,又别有洞天,房屋很有特色,我很喜欢。”
研学学生李淳雅说,此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观看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自己也通过体验陶艺和印染,感受到楼上地方文化的魅力。
始建于1493年的楼上村,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村落。村落周边群山环绕、古树林立,山、水、林、田、寨形成了独特的乡土建筑与聚落文化,不仅有着“佛顶山中罕见的明清古村落”美誉,还享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最美景观拍摄地和省级首批“最美红军村”之一等称号。
如何让现有的资源发挥作用,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一直是楼上村两委关心的问题。2022年,该村决定走研学发展道路,让隐秘在山间的古村落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耕读传家理念翻山越岭出古寨。
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村委会主任周来运说:“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楼上是一个美丽的传统村落,如果不活化利用起来,那就是静态封存的,还得花钱去保护。”
楼上村充分利用独特的村落布局、建筑风格、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等资源,深入挖掘自身深厚的迁徙文化、耕读文化内涵优势,以文物保护、生态农耕、非遗民俗等为主题,开设手工茶加工、耕田插秧、印染文创、陶艺竹编、木房加工、花灯、说春、孝道文化、礼仪国学等20多项特色课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为主体,将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统文化融入研学主体,培养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各类专业讲解辅导人员,当地的木匠、石匠、篾匠等传统手艺人有了手工制作者和教学者多重身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我已经退休了,能够参与进来,自己的退休生活也不枯燥,能增进大家的情感,又能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何乐而不为。”村里的发展有自己献出的一份力,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夕阳红队负责人周其归十分高兴。
为使研学课程更加科学有效,楼上古寨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活用高校在楼上开展的“三下乡”、中小学生“军事夏令营”等研学活动,先学先试,开设楼上遗产公益课堂,建立遗产学界与乡村社区青少年双向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认知、了解、铭记自己的家园历史,建立文化认同和自信,激发青少年主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周来运介绍:“我们将加强管理和内容创新,通过积分管理、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等方式,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让研学游发展成为我们村的又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