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文美 黎祖艳) 进入汛期以来,石阡县积极备汛,以科技为盾,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筑坚固防汛屏障,全力打好安全度汛的“主动仗”。
“老寨那个不稳定斜坡点你检查了没?没有问题吧?注意安全,特别是巡查的时候,通知各个监测员注意安全。”石阡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值班人员黄俊问道。
6月25日下午,在石阡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值班室,值班人员正在核实甘溪乡扶堰村老寨组不稳定斜坡黄色预警信号情况。据值班人员介绍,当日下午3时9分,贵州省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到石阡县甘溪乡扶堰村老寨组不稳定斜坡点前6个小时累计雨量值达到51.4毫米,发出了黄色预警信号。接到监测预警指令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监测员去现场核实情况,以作进一步风险研判。
石阡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任邹芝爱说:“当我们收到预警过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到我们的微信群,请涉及到的防灾人员、所长、监测员到点上,第一时间去核实,核实是什么情况后,反馈给我们,我们通过平台进行研判,如果这个点是正常预警,我们就做一个常规处理在系统里。如果这个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险情出现,我们就会请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3地质大队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研判,确定这个点的下一步防范措施。”
受新一轮强降雨影响,连日来,石阡县气象局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借助贵州省短临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依托雷达回波和自动雨量站,实时监测降水回波走向和雨情,制作气象预报和实况,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和安全隐患排查。
石阡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卓天秀说:“当我们的自动雨量站监测短时强降雨达到20毫米,就立马启动‘三个叫应’服务,联系有关乡镇和部门,提醒他们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防患措施。”
近年来,石阡县依托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安装了421台自动化监测设备,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雨情、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等,自动报警并发送预警信号至管理人员,实现隐患“早发现”、人员“早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