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供电人榕江抗险保电

作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浩

7月1日,黔东南州榕江县天气晴朗。由暴雨引发洪水再到平稳过境,形势如天气般持续好转……

匆匆忙忙和家人通过电话,简单收拾设备工具,穿上作业服,奔赴30公里外的榕江县城“作战”,玉屏供电局的李泽辉和同事们已在这个来不及问名字的小山村和县城之间往返了一周。

6月24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强降雨,都柳江、平永河、寨蒿河水位持续快速上涨,最大洪峰流量为11360立方米/秒,县域内多处低洼地带被淹,部分乡镇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出现交通受阻、通信中断、供电、供水一度中断等情况。

在当地居民的印象里,这是他们近50年见过的最大洪水。

为快速响应榕江县防汛救灾抢修复电驰援任务,铜仁供电局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集结11支党员突击队323名队员、4台应急发电车、10余辆电力工程抢修车、2台4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以及照明灯具等关键抢修物资,于6月25日中午全部到达榕江展开抢修复电工作。

“我们先期技术人员到达后,后续施工队伍252人陆续支援,由铜仁供电局统一指挥。”李泽辉说道,在榕江的11支党员突击队被分为两个大组,其中又分为多个作业小组,主要负责10kV榕排线和10kV忠滨Ⅰ回线的电路抢修,他和玉屏、印江、思南等局的同事分在了二组,负责10kV榕排线。

现场厚厚的淤泥像一张巨大的金黄毯子,铺满了街道、广场和房屋内外,最深处甚至能到达膝盖。

走访、排查、记录、上报……在榕江的7个昼夜,李泽辉和同事们用脚步丈量灾情——排查家家户户电表损坏情况,检查每一条线路损毁情况,巡查每一个变压器的供输电情况,并及时上报汇总。

“我们二组主要覆盖滨江2号、榕江故里等8个小区,恢复供电刻不容缓。”有着25年党龄、今年55岁的李泽辉是玉屏供电局原配网综合班的经理,作为二组的技术核心,他一边精准校准设备,一边向年轻党员传授36年的抢修经验,从操作要点到电力理论,倾囊相授。

同属二组的年轻党员,铜仁万山供电局配网综合班副经理杨秀豪和同事们同样坚守在岗位,持续投入对小区电缆的深度排查,并对洪水浸泡过的环网柜等核心设备进行细致清淤和干燥维护。

“我们现在在10kV榕内Ⅰ回线输电1、2、3、4号变位置进行线路勘察和线路巡视。”杨秀豪说,目前他们所在作业小组12人分为两个台区,已走访300多户住户,详细记录每户电表副表是否损坏。

身穿工作服,汗水早已湿透衣背,紧紧贴在身上,在榕江的“战场”上,他们专心致志,手持工具仔细检查发电车的每一个部件,从线路连接到设备运行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10KV忠滨线为周边的大型商场和小区供电,是保障群众生活的关键,只有畅通通道,大型设备和抢修物资才能顺利进场,我们多工作一点,榕江的百姓就能早一点用上电,再累也值得。” 杨秀豪和同事们肩并肩、脚抵脚,合力稳住高压水枪方向,一寸寸剥离覆盖在电力设备周边的淤泥。

在榕江抢险的点点滴滴,玉屏供电局团支部副书记、宣传及群团助责车安南最为清晰,他把铜仁供电人在榕江的坚守与担当写成文字、拍成图片和视频,及时向榕江百姓和大众传递了供电抢修及恢复情况。

“第一天工作是清理环网柜、配电房周围的淤泥,因为外面淤泥很厚,配电房处于低洼地带,周围淤泥不清理干净,配电房的淤泥就排不出来。第二天是清理配电设备,第一遍是用抽出来的洪水清洗掉大块的淤泥,然后再用干净的水清洗,干净的水不能直接到达,都是抢修人员一桶一桶的挑到配电房,用高压水枪进行设备清洗,最后就是烘干,一开始是用电吹风,效率太低吹不干,后来紧急调来工业热风机进行烘干。”车安南说道,不辛苦都是假的,但作为党员、作为供电人,供电保畅是他们的职责,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

据了解,目前分配铜仁供电系统抢修主线已恢复供电,其余支线也全部通电。

党旗熠熠榕江城,铜仁供电人用专业与汗水,在洪灾废墟上抢通的不仅是一条条电缆、一台台设备,更是照进榕江百姓生活的希望之光。这是技术传承,更是使命接力,灯光重亮时,一代代党员声影交叠,映照初心。

“水退到哪里,电就恢复到哪里。”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铜仁供电人坚守在抗灾一线,用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誓言。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03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浩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364.html 1 铜仁供电人榕江抗险保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