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晶晶 张洪权) 连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7000余亩花椒迎来丰收,进入忙碌的采摘季。部分花椒种植基地专门架设山地单轨运输轨道,让花椒坐上“小火车”,提高了采摘效率,还节省了30%人工成本。
走进沿河乌江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花椒种植基地,枝叶掩映中,三五村民围着一棵棵枝干健壮、朵大粒丰的椒树,手持电动剪刀等工具,沿着下桩的花椒枝条上下翻飞。村民们将鲜香扑鼻的花椒枝条剪下并整齐码放,俨然一幅生动的夏日丰收图景。
在花椒基地的另一边,一辆单轨“小火车”在装上满满的花椒后,稳当地向基地烘干加工车间驶去。这是该合作社在花椒种植基地中的一条山地轨道,能在陡坡和花椒林中载物穿行,牵引机头可实现无人操作,在各种坡度的山坡上下自如,节省运送人力,方便又快捷,省时又省力。
“我们的花椒大都种植在石旯旮里面,爬坡上坎的,以前采摘花椒的时候,完全靠人工肩挑背扛。”合作社负责人徐飞说,自从去年用上“小火车”代替人工搬运,就轻松多了。
据介绍,山地单轨运输车由单轨道、汽油机、货箱等少量机械配件组成,设备操作便捷,运输机与轨道通过齿轮紧密结合,可实现仰角上坡,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村民们将采摘下来的花椒打包放入货箱,视“小火车”的车头朝向情况,分别设为前进挡或后退挡,无须人为驾驶便可自动将花椒平稳送达至烘干生产车间,以最快速度高效保障新鲜青花椒的品质。
沿河自治县今年鲜花椒产量预计在3550吨左右,产值1200万元。该县将大力推广喀斯特山区地形适用合农机具,帮助产业基地和种植大户更为高效便捷地采摘运输鲜花椒,推动农业机械化逐步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