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 小红薯“变身”大产业

作者:杨英 特约记者 孙磊

近年来,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发展的“指南针”“稳定器”,创新探索党的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发展格局,创造了一条“一引领三培养三融合”党建推动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引领企业发展行稳致远,让红薯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一引领”,让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

为加强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2021年8月5日,公司挂牌成立了中共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党组织成立是公司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佳里佳公司开启了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最开始发展产业的时候,老百姓的红薯往往是背篼背嫌多了,货车拉又嫌少了,公司以每公斤1.1元至1.3元的价格敞开大门收购红薯,起初之年连2000吨也收不到,只能干着急。”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介绍,为了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思南县将红薯纳入全县“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成立生产专班、市场专班、资金专班等多个专项工作组,对红薯产业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就是在党的引领下,公司红薯产业才逐渐发展起来。

公司成立初期,在组织关心和支持下,董事长张诚也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向周寨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成为党员后,他立志要通过发展红薯产业,完善好企业、村集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当好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带路人。

“三培养”,让党员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管理干部——“三培养”机制,是公司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公司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公司将8名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将优先招聘入职的2名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将3名优秀党员培养成管理干部。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切实为公司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管理队伍。

“我们把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作为公司党支部的发展和培养对象,在招聘新员工时,会对党员优先选择聘用,以此来发展壮大我们的党员队伍。”公司党支部书记陈富梅坦言,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就是要壮大党员队伍。

公司成立之初,杨忠良就来到企业就职,多年来,他和公司一同成长,如今已是公司管理人员之一。

“他品控技术能力强,很有责任心,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得知他有向党组织靠拢的意向后,就立马找他谈话,让他向公司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陈富梅说,经过党组织的培养和考察合格后,杨忠良在2024年1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三培养”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公司党支部还积极向公司领导层建议并设立了50元/月的“党员津贴”,500-1000元/月的“学历津贴”和5000元至20000元创业就业补贴。通过丰富的优惠奖励政策来招聘和留住人才,2018年至今,为周寨村回引人才400余人。

“三融合”,让党建引领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工作是公司发展的“红色引擎”,红色又是乡村振兴中红薯产业发展的“底色”。在新征程新时代下,党建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深度融合,不仅为公司指明方向,更为公司注入强大的红色动能,推动红薯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更多村集体增收,群众增收致富。

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目标,来促进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红薯育苗、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重要节点,党支部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擂台赛”活动,年终举办表彰大会,对优秀党员、技术能手、销售冠军和优秀代理等先锋者进行通报表扬,在2024年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表彰优秀党员6名,优秀员工35名、优秀技术能手20名、优秀班长7人、模范岗位11个、先进集体1个,颁发奖金达21.5万余元。

通过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大家共同努力和奋斗下,企业在2024年完成了12万吨红薯收购,2.5万吨淀粉及上亿桶酸辣粉生产,同时还带动思南县1万多农户和周边10余市县种植户直接参与红薯种植。现已形成以思南县为中心,辐射带动瓮安、施秉、福泉等周边10余个县域的原材料基地,带动周边区县上万户群众稳定增收。

同时还围绕薯种研发、生产工艺、产品开发等领域,成立党员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先锋号班组”,思南县下派企业的2名党建指导员纳入新调整的科技特派员队伍,还和省农科院合作成立全省首家红薯产业博士工作站,8名高校专家来结对帮扶企业发展,研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陈薯1号”,该品种不仅个大、饱满、无病虫害,平均亩产还在3500公斤以上。在关键领域部门都充实了骨干党员。目前已取得专利12项,开发产品40多个。

“党建与公司文化的深度融合,是企业凝聚人心、激发动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建引领,公司文化更加贴近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陈富梅说,公司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建成占地42平方米的党员活动阵地。投入20万元打造党建文化长廊、文化墙和读书角,同时还设立3个党员先锋岗、3个责任区,建立党员职责、任务和落实3张清单,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营造浓厚党建工作氛围。公司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员工们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党建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是公司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通过党建引领,企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更能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疫情期间,公司为抗击疫情,向全国各地捐赠“陈薯”酸辣粉,让坚守在岗的人们暖胃又暖心。公司党支部每月还组织开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村寨治理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企业哪里有需要,群众哪里有难题、社会哪里有召唤,我们党支部就会主动靠前,帮助解决问题。”党建指导员杨英介绍,公司党支部一年累计发动10多名党员开展20多次志愿服务,成立至今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00余万元。

迎风起势疾驰远,勇立潮头竞风流。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坚持党建引领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党在公司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让红色成为红薯产业发展中的真正“底色”。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07 杨英 特约记者 孙磊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475.html 1 党建赋能 小红薯“变身”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