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木垅村“四自”模式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作者:洪雪 杨春艳

本报讯(洪雪 杨春艳)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群众自商、自筹、自建、自管作为枹木垅村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全力提升群众自治积极性,激发基层治理活力,逐步实现“群众议事新格局、资金来源新渠道、建设主体新对象、管理服务新机制”目标,打造成为基层治理示范村。

党建引领村策“自商”定方向,构建群众议事新格局。枹木垅村以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构建“一约四会”村民自治体系,打造“院坝会”“代表会”“第二村委会”等多层次协商平台,形成“四自”治理的立体化协商格局。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群众参与村级例会,共同推进耕地补贴核实、产业奖补等民生工作。同时,完成《村规民约》修订、村民组活动广场修复等事项决策,谋划集体经济壮大、垃圾分类推广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党建引领村资“自筹”聚合力,打通资金来源新渠道。在乡村建设中,枹木垅村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原则,推动群众思想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一方面,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实行群众自筹资金、主动参与模式,所有资金使用情况由村民组公示,接受监督;另一方面,在完成“三资”清理和“两清两改两治理”摸底基础上,积极对接特色小寨、东西部协作等项目,争取财政衔接资金等上级支持。自2017年以来村民已自筹了50余万元资金用于乡村发展。同时,前往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村基“自建”提品质,优化建设主体新对象。枹木垅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推行“村集体统筹协调+村民全程参与”的乡村建设体系。因地制宜实施“村民自主共建”工程,鼓励村民以“资源入股”方式参与村庄建设:有技术的提供技术支持,有物资的按成本价供给,有土地的采取经营权入股,富余劳动力以工代资。易家组、桥边组村民通过自筹自建方式,完成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垮塌路面40米,改造休闲亭楼,修缮凉亭瓦片,增设垃圾箱存放区等。这种共建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效能与乡村建设品质双提升。

党建引领村务“自管”保长效,搭建管理服务新机制。枹木垅村创新构建“积分制+多元共治”乡村治理体系,制定《枹木垅村积分制管理办法》,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运营惠民兑换超市,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事项量化为积分指标,引导村民通过义务巡逻、废旧回收等行动积累积分兑换物资,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同时,在村“两委”主导下,整合驻村工作队、村医等力量,组建治理团队,参与矛盾纠纷调处、重点人员走访等事务,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通过“四民”工作法,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人居环境提升与乡风文明建设双促进。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07 洪雪 杨春艳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480.html 1 枹木垅村“四自”模式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