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峨村:产业兴旺钱袋鼓 环境升级村寨美

作者:邹雪庆 王东

本报讯(邹雪庆 王东)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坪峨村以1554名村民的奋斗热情为笔,以809.5亩耕地为纸,在9个村民小组的协同耕耘下,让曾经的偏远山村蜕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和美家园。27名党员带头引领51户230人实现小康梦,5户18人监测户通过精准帮扶稳稳踏上致富路,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

蛙、猪共养,产业兴旺绘新图。坪峨村300亩“稻+蛙”共养基地,水稻与黑斑蛙形成天然生态循环。这片由闲置土地盘活而来的产业样板,通过“能人带富+科学种养”模式,实现亩产值2.3万元。每年7.1万元村集体分红、60万元人工工资发放、24万元土地租金收益,让村民既捧起“生态碗”,又端稳“致富碗”。基地负责人介绍,黑斑蛙捕食害虫减少农药使用,蛙粪滋养稻田提升稻米品质,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绿色农业典范。

与此同时,坪峨村的生猪代养产业也是另一大亮点。在14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加持下,存栏1000头、年出栏2000头的生猪代养场成为村集体经济“压舱石”。在“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脱贫户”的合作机制中,村集体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承担养殖运营,每年8万元租金收入注入村集体经济账户。这一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贫困户参与产业的风险,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

“两清两改两治理”,打造宜居新环境。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坪峨村也没有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按照“两清两改两治理”的工作要求,坪峨村展开环境整治攻坚战:清理85户房前屋后杂物,拆除修复8处残垣断壁,改造18处圈舍与2户厕所,新建1818米污水沟覆盖7个村民组,安装820米安全护栏筑牢安全防线。

为确保整治成果的长效保持,坪峨村创新实施“三个三工作法”。“三通”工程,即道路畅通、管道接通、雨污连通。通过修建便道、排污管网及生态处理池,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和污水排放问题;“三拆”行动则是拆除老旧房屋、破旧圈舍、残垣断壁,变废为宝,分别改造成停车场、公厕和菜地,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了村民生活;“三网”融合则是利用党群连心网、垃圾清理网、村民自治网。党员先锋模范队定期开展卫生巡查,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垃圾定时清运,村民自治体系则通过多种形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和美宜居,共绘乡村新画卷。如今的坪峨村,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并进,生态宜居与乡风文明同频。在产业带动下,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是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的美丽家园。村民闲暇之余,或在广场上跳舞健身,或在图书室阅读充电,享受着文明和谐的乡村生活。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只有产业发展了,村民们的收入才能增加;只有环境整治好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升。”坪峨村党支部书记冯万纲说,正是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点,坪峨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坪峨村的成功经验,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周边村庄提供了样板。坪峨村的故事,是印江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展示了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创新、环境整治等多措并举,偏远山村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08 邹雪庆 王东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683.html 1 坪峨村:产业兴旺钱袋鼓 环境升级村寨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