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小学“校园餐”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杨侯

本报讯(杨侯) 每天中午12点,铜仁市第二十小学的食堂里都会飘出阵阵饭菜香。五(2)班学生彭媛媛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午餐,一边说:“现在的饭菜比以前好吃多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在学校吃不好了。”这样的转变,源于该校开展的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在确保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吃得更好、更营养?学校下足了功夫。

学校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制定的每周带量食谱进行配餐,学生午餐保证“三菜一汤”,每天有1个鸡蛋和适量水果,一周不少于3次牛奶和两次豆制品。

“我们实行餐前半小时2人试餐制及‘校长陪餐’制度,每天都有校领导和学生一起吃饭,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饭菜的意见。”食堂管理员侯在祥说。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膳食监督委员会每月到校品尝学生餐,提出改进建议。

针对部分师生反映饭菜口味单一的问题,学校不定期组织食堂工人参加专业培训,并引入“星级评价”制度,学生对每天的饭菜进行评分公示。食堂组长唐群英笑着说:“现在孩子们评分可严格了,我们得变着花样做菜才能得高分。”

“校园餐”实行“量筒”管理成效显著,成为亮点。膳食办每餐设置透明量筒管理,直观展示各班剩菜剩饭量,每日进行数据公示。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的节约意识,班级间形成良性竞争。最新调查问卷显示,家长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从原来的60%提升到85%,学生剩饭剩菜现象减少了90%以上。

“现在,孩子回家总说学校的饭菜好吃,有时候说比家里做的还香。”三年级学生家长杨斌说。更让他欣喜的是,孩子挑食的毛病改了不少,身体素质也明显变好了。

碧江区教育局领导在调研时表示,铜仁市第二十小学的“量筒”整治工作措施实、效果好,其经验做法值得在全区推广。

“专项整治不是一阵风,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分管副校长杨爱梅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制度,探索建立“家校社”协同监督机制,让“校园餐”真正成为家长放心的“阳光餐”、学生喜爱的“营养餐”。

从“吃得安全”到“吃得营养”,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铜仁市第二十小学以专项整治为契机,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为民的初心,交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在这里,每天中午的饭菜香,不仅温暖着孩子们的胃,更温暖着千家万户的心。

膳食经费管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学生餐费都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每月由膳食办公示经费使用明细,接受家长监督。

学校成立的膳食监督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每学期召开经费使用情况通报会,向家长代表汇报收支情况,解答疑问。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对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

走进学校食堂后厨,干净整洁的操作间、分类明确的储物区、规范摆放的厨具让人眼前一亮。食堂管理员侯在祥正在通过“智慧食堂”系统录入当天的食材信息。“这批蔬菜来自区教育局招标的定点供应商,检测报告、合格证一应俱全。”

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永远在路上。铜仁市第二十小学通过专项整治,不仅解决了家长关心的实际问题,更探索出了一条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的有效路径。校长张丽娟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把校园餐饮这件‘关键小事’做成‘民生大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如今,铜仁市第二十小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深刻内涵,为校园餐饮服务树立了新标杆。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13 杨侯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765.html 1 第二十小学“校园餐”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