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的金山银山答卷

——石阡苔茶的品牌化发展之路

作者:马结华 罗灿 闵友才

茶在云中长,云在茶山聚。从县城出发,沿盘山公路绕行翠峦,直抵石阡深处。层层叠叠的茶园在雾霭中铺展,沁人心脾的茶香乘着湿润山风,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这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画卷,正是石阡最靓丽动人的生态名片——苔茶,石阡也因为拥有43.6万亩茶园而荣膺“中国苔茶之乡”的美誉。

这里,森林覆盖率近70%,平均海拔1000米,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加之腐殖质丰厚的土壤,让石阡成为茶树生长的天堂。2008年,石阡苔茶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贵州省唯一覆盖县域的示范标杆。以此为起点,标准化成为产业发展的脊梁。2009年,“中国苔茶之乡”实至名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身;2013年,荣膺“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收入囊中,从最初的出发开始,石阡苔茶昂首阔步在品牌化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历史基因:次生原产地赋予天生丽质

在黔东北部群峰间,“中国苔茶之乡”石阡,是贵州最古老的茶叶次生原产地之一,承载着五千多年种茶史。

据《濮祖经》记载,土著濮人迁徙至石阡本庄镇时首发现苔茶。唐代陆羽《茶经》载“黔中夷州茶其味极佳”,经考证“夷州”即石阡,此时苔茶已跻身贡茶之列。宋代起,石阡茶开启进贡之路,明清时期更是贡茶名录常客。民国时期,石阡苔茶获全省展销会优质奖章,畅销全省。新中国成立后,茶产业蓬勃发展,1957年所产青毛茶成为国家级标准样;1958年,周恩来总理为石阡题词“茶叶生产,前途无量”。2008年,石阡苔茶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贵州唯一县域全覆盖项目,迈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作为古茶树‘活化石’聚集地,石阡是天然茶树基因宝库。”石阡县茶业协会副会长兼贵州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饶登学介绍。境内5万余株古茶树保留原始遗传基因,树冠完整仍可采摘,加工后茶品香气绝佳。

茶香中沉淀着绚丽非遗文化。石阡茶灯、苔茶传统制作工艺入选省级非遗,古老的罐罐茶待客礼仪、热闹的“茶刨汤”习俗、鲜香的“全茶宴”,搭配茶歌茶舞与传说,构成鲜活茶文化图谱。传统制茶工序凝结着茶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世代智慧,让千年茶香在时光中愈发醇厚。

标准管理:开启石阡苔茶的“质量密码”

“石阡苔茶的高品质,既有优质生态赋予的质地,更源于严格的标准管理。每一杯苔茶的清香与醇厚,都来自制茶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打磨与坚守。”饶登学道出了苔茶品质的根源。

在石阡,从茶园到茶杯,一张严密的绿色守护网早已铺开,标准茶园建设、茶品源头管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茶园培育、清洁化加工流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严格的标准与独特的匠心。

自2023年起,石阡开始推进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制定实施《石阡苔茶绿茶》《石阡苔茶茶园管理及机采技术规程》等十几项团体标准,建立起石阡苔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以标准引领打造石阡苔茶品牌。

“我曾先后多次参与石阡苔茶标准制修订工作。”饶登学表示,相关标准在推动苔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茶企就是靠标准引领,从最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贵州省知名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在标准助力下,石阡苔茶产业迅猛发展,苔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石阡县“中国苔茶之乡”的名声越来越响。饶登学详细介绍石阡苔茶的质量密码:“我们推广绿色防控,大幅减少化肥农药;采摘严控标准,确保茶青质量;在加工工艺上,讲究‘三炒三揉’,这是成就石阡苔茶独特风味的关键。”饶登学说,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市场变化,石阡苔茶系列产品凭借这份对品质的执着,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品牌聚力: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

产业要强盛,品牌是灵魂。石阡制茶人深知此道,走出了一条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并进、相互赋能的特色道路。

“没有品牌,我们的茶叶企业如同在狭窄的乡村公路上行驶。”饶登学形象地道出了苔茶品牌的关键。石阡的策略清晰有力:以“石阡苔茶”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石,大力扶持企业自主品牌成长。通过组织企业抱团出击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高端平台,在全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推介,石阡苔茶的绿色生态形象深入人心。

为破解资源分散、品牌合力不足的难题,2021年石阡县作出战略布局——成立贵州苔茶产业发展集团。这个产业“航母”整合全县茶资源,联合20余家民营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对“石阡苔茶”品牌实施统一运营管理。 “以前单打独斗,势单力薄,现在集团统筹,联盟作战,力量完全不同了。”饶登学说,近年来,苔茶集团通过流转、合作等方式统一管理5万亩高标准核心茶园,并建成五大加工中心与营销展示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品牌聚力效应在市场上迅速显现。

2024年,石阡茶叶线上销售额达2500万元;线下在稳固本地市场基础上,成功开拓山东、广州等新市场,销售额突破29.2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茶叶企业直接出口额达100万元,其中“芊指岭”出口越南,“城亿”的新茶饮产品漂洋过海登陆美国加州。

破圈远行:从深山茶园到广阔世界

品牌之路,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洗礼。石阡苔茶主动“走出去”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从最初县域展销,到现在抱团‘走出去’,年头不短了。”石阡苔茶集团销售负责人唐远涛感慨万千,“每次参展,我们的茶品都很快售罄,市场反响极好。”这背后是无数次精心筹备的品牌亮相。

贵州芊指岭生态茶业负责人黄成看得更远:“参展不只是卖茶,更是展示形象、结交伙伴、建立资源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战略平台。”近年来,石阡县组织茶企统一形象、统一发声,频繁亮相国内外重要展会,集中展示苔茶的绿色生态魅力。

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到内蒙古、西安、成都、重庆,石阡苔茶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部分茶企的直营店已悄然入驻全国各大省会城市。饶登学说:“在新消费浪潮下,我们看到传统茶企推进生态建设,新锐力量引领标准制定。无论消费基础还是市场优势,苔茶产业正迎来品牌升级的历史机遇。”

未来可期: 一片叶子的金山银山答卷

从古茶树资源宝库中,石阡制茶人精心培育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让苔茶家族日益繁盛。石阡苔茶的品牌化之路,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生态与产业的交响,更是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图景。

从一片鲜叶到一杯香茗,杀青、揉捻、烘干、筛分……每一道工序都是时间与匠心的沉淀。在科技的助力下,石阡苔茶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以“阡芊美人”为代表的高端古树红茶崭露头角,制作工艺日臻成熟稳定,形成了独特的苔茶风格;石阡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开发的新茶饮,成功叩开国际市场大门。如今在石阡集生产、加工、营销、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茶园遍地开花,实现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比翼齐飞。

“在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石阡茶产业的区域品牌日趋成熟,已成为推动铜仁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饶登学充满信心地说道。自品牌化建设启动以来,苔茶高端品种持续丰富,高端产品销量稳步增长。

云雾滋养,匠心雕琢。石阡苔茶这片来自深山的绿叶,已从地方特产蝶变为闪耀市场的知名品牌。它承载着石阡制茶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对未来的雄心。在绿水青山间,石阡用一片叶子,写就了生态富民、产业兴县的精彩答卷,苔茶的醇香,正飘向更广阔的世界。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16 马结华 罗灿 闵友才 ——石阡苔茶的品牌化发展之路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5852.html 1 一片叶子的金山银山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