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坝坝茶” 泡开石阡烟火气

作者:田勇

夜幕垂落,石阡县城龙川河水面倒映着彩虹桥的流光。石阡“坝坝茶”摊主张群艳麻利地将几个保温桶在条案上摆开,揭开盖子,茶香混着水汽倏地腾起。“张姐,老样子,冷泡红茶!”常客人未到声先至,拖开板凳的吱呀声混着谈笑,小城夜间坝坝茶摊苏醒。

“来咯!多加点冰,清凉着嘞。”张群艳笑着应声,手里长柄勺已稳稳舀起琥珀色的茶汤,另一只手利索地夹起几块冰,“哐啷”一声脆响落入杯中。对面,石阡古城的轮廓在渐次亮起的灯火中清晰起来,檐角灯笼的光晕在水面碎成点点金箔。

“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三四十杯不在话下。”张群艳边忙活边聊。她的茶案上,标签分明的茶罐排开阵势:有红茶、绿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五大类,还有清热降火的菊花茶和玫瑰花茶,茶饮原料皆是石阡“土生土长”的苔茶。

这些年来,石阡不断丰富城市“夜经济”消费业态,聚焦消费体验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坝坝茶这一传统饮茶方式,如今正以全新姿态点亮石阡的夜生活,成为观察当地消费多元和文化传承的一扇窗口。

茶摊角落,一只锃亮的不锈钢桶格外醒目,桶身贴着“免费茶水区”四个字。“天热出汗多,路过尽管喝,不要紧!”张群艳正忙着招呼客人。话音刚落,一位穿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扯着汗湿的领口走来,接一杯清凉茶水一饮而尽。

每晚6点出摊前,茶香的故事早已开始。上午10点,石阡甘洌的山泉便与本地苔茶在桶中交融,冰箱嗡嗡的低鸣伴它们沉淀。此刻,冷泡茶的清甜甘洌正合时宜。不远处的百姓大舞台传来悠扬的二胡声,有人跟着调子哼唱,晚风把断续的歌声送到茶桌边。

“老板,这苔茶喝着好特别,有啥讲究?”一对背包客好奇地打量着杯中的茶汤。张群艳眼睛一亮,解说员的专业劲儿自然流露:“这可是我们石阡的宝贝!生在‘黄金产茶带’,高山云雾养着,芽头遇暖就泛紫,所以称它‘苔茶’……”

讲到石阡苔茶,张群艳如数家珍,生怕落下一点点信息。她从苔茶起源发展说到非遗“茶灯”,从制茶工艺,讲到待客老礼。“苔茶现在已经是全县的支柱产业啦,以前还上过北京,获得周恩来总理的称赞嘞。”

邻桌的老茶客抿了口茶,接过话茬:“她讲得实在!我们这苔茶,老辈人叫‘苔紫茶’,做茶灯、摆茶宴、娶亲嫁女送茶礼,哪样离得开它?我爷爷那辈,做头锅新茶要‘吃茶刨汤’,敬天敬地敬祖宗,热闹得很呐!”

夜色渐浓,霓虹灯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这方寸茶摊却自成天地,木桌上手机屏幕偶尔亮起,映着古朴的透明茶杯。年轻人拍下杯中摇曳的灯影发朋友圈,老人摇着蒲扇细说当年。茶香混着笑语,在龙川河湿润的夜风里盘旋、弥散。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22 田勇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6055.html 1 一盏“坝坝茶” 泡开石阡烟火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