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多措并举兴菜业 乡村振兴步伐疾

作者:覃信林 何玉琳 黄雪芬 张欣 崔磊

本报讯(覃信林 何玉琳 黄雪芬 张欣 崔磊 文/图) 凌晨4点,走进碧江区宏畅蔬果批发市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筐筐本地蔬菜正在批发交易。滑石乡白水村的种植户唐成,正在销售小白菜、蒜苗。坝黄镇木弄村的种植大户李平法,建有17个蔬菜大棚,刚运来500多公斤白菜,不到2个小时,一售而空,收入有1000元左右……

近年来,碧江区坚持把蔬菜产业定位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多措并举,推动蔬菜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保障城区“菜篮子”供应。

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碧江区坝黄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采取“草莓+蔬菜”轮作的模式,发动木弄村32户群众,利用422个草莓棚372亩空闲土地发展茄子、辣椒、小白菜、红汉菜等蔬菜产业,年产量5万余公斤,帮助每户增收6000余元。

走进碧江区乡村田野间,到处呈现出聚焦蔬菜优势产业,狠抓农业产业发展的火热景象。

全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统筹规划蔬菜基地发展布局,按照“一线一带两区”立体化发展思路,将灯塔街道、铜兴街道、锦江街道、坝黄镇等锦江河、小江河低热河谷区域作为“一线”重点蔬菜基地来发展,累计建成蔬菜基地5200亩;将正光街道、川硐街道、河西街道、滑石乡半高山区域作为“一带”重点蔬菜基地来发展,建成蔬菜基地2800亩;“两区”蔬菜基地以漾头镇、云场坪镇、六龙山乡等高山区为主,建设1200亩高山秋延后蔬菜基地,以川硐街道、滑石乡、瓦屋乡粮区为主,建设7000亩调节性蔬菜基地。

推广绿色生产,提升产品品质。走进锦江街道茅溪村和新庄村,坝黄镇宋家坝村与和平乡龙鱼村的蔬菜基地里,随处可见粘蝇板和灯罩等设施。根据全区创建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要求,区级层面制定印发了《碧江区蔬菜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在坝黄、和平等地创建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3个,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及产品,加大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

整个蔬菜种植期间,全程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采用无人机防控技术,对规模化、标准化基地进行统防统治,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实现基地绿色防控覆盖率80%以上。

目前,和平乡已经建成了200亩有机蔬菜基地,并计划到2028年前全区将建成2000亩有机蔬菜基地。

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效益。在和平乡龙鱼村、灯塔街道马岩村、铜兴街道柑子冲村等蔬菜产业集聚区,可见一批集约化育苗基地初步建成,种植过程中,全程推广应用石墨烯、电热温床蔬菜育苗技术,提升良苗有效供给,实现了全区集约化育苗率9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解决了群众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碧江区立足自身实际,分别创建了“梵净山聂大姐酸豇豆”“六龙山竹笋”“魔芋精粉”“梵味康”等一批蔬菜产品加工产业,可喜可贺的是“梵净山聂大姐酸豇豆”通过“两品一标”认证,正在申请梵净山有机蔬菜认证。

为方便蔬菜销售,碧江区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在城区建成二级蔬菜批发交易市场1个(宏畅批发市场)、区域性农贸市场7个、便民临时性农贸市场11个,并在主城区东西南北入口处4个区域,建成南岳清水湾、天都、枫木坪等便民蔬菜销售点23个。

依托协作契机,抓好主体培育。今年以来,碧江区和平乡引进了梵净山智慧农业科技(贵州)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模式,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产销对接等,全年发展茼蒿、小白菜等10多种时令蔬菜,种植面积1.9万余亩,全年共提供各类新鲜蔬菜3.5万余吨,还将新鲜优质的有机蔬菜,采用新型抗菌纳米材料保鲜袋装箱,送往广东、上海等地,香飘省内外。

为了广开销路,碧江区紧紧依托东西部协作契机,加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和平乡华以农业蔬菜基地、武陵山果蔬花卉种植园等5家生产基地获得认证,今年计划新增2家“菜篮子”基地。

加大惠农补给,积极谋划项目。有规划、布局、实施、链条和销路以外,碧江区还大力实施职业菜农奖补政策(蔬菜家庭农场),整合市、区奖补资金350万元,今年预计补助蔬菜类家庭农场100家,鼓励脱贫群众种植蔬菜,按照每亩300元(其中辣椒500元/亩、设施蔬菜500元/亩)进行到户奖补;二季度完成蔬菜种植8.4万亩次,总产量15.6万吨;食用菌完成2800亩(万棒),产量2600吨,产值3100万元。

碧江区将进一步完善蔬菜基地大棚、灌溉、机耕道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蔬菜种植面积,引导各乡镇(街道)积极谋划申报1—2个蔬菜类项目,主要完善发展“早春”茄果类和“夏秋”叶菜类蔬菜,提高全区淡季(每年3—5月、8—10月为蔬菜季节性淡季)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按照“菜篮子”市长责任制要求,各乡镇(街道)行政主要领导领办一个蔬菜基地,牵头帮助蔬菜基地申报项目、产销对接等工作;在川硐、滑石等地利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土地,支持发展一批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速生蔬菜,将其培育成调节型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今年,碧江区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8.3万亩次,同比增加5.1%。

如今,从田间到市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CopyRight:铜仁日报社  访问量

所有内容为铜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07-22 覃信林 何玉琳 黄雪芬 张欣 崔磊 1 1 铜仁日报 content_66073.html 1 碧江:多措并举兴菜业 乡村振兴步伐疾 /enpproperty-->